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刘大山:“双十一”谨防冲动下单
//www.workercn.cn2015-11-09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双十一”将至,几大电商平台的广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其中有一幅天猫广告这样写道:“抢更新的,抢刚刚更新的。”前一个“更”是四声,为形容词,后一个“更”则是一声,为动词。文案通过语音语意的变化,给人留下琢磨和回味的空间,颇具创意。

  不过,如果细细回味,会发现短短一行字里还蕴藏着更深层的含义,即追求极致的“消费至上”。虽然广告本身的使命就是说服消费者,唤起人们的需求,只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就无可厚非。但其中折射出的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现象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值得重视并警惕。

  以手机数码产品为例,过去人们换机的理由大多是坏掉了,或运行太慢跟不上软件发展;而现在往往是旧机状态良好,仅仅因为厂家出了新的款式型号,从5到6,从6到6s,多了一些看起来很酷实际没啥大用的新功能,用户就立刻喜新厌旧,投入“更新”的怀抱。过去,厂商的宣传着力点是满足用户需求;而现在厂商则从满足需求变为诱导用户提高需求,甚至主动制造需求。如上述广告,第一个“更新”还仅指产品本身升级换代,第二个“更新”可以引申为商家新货上架、推出新的促销活动,或仅仅是虚拟商品的版本更新……总之就是鼓励你放下一切包袱,随心所欲地“买买买”。

  不可否认,用户的消费需求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也令传统零售、制造、物流等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任何事都过犹不及,狂欢激发了大量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那些拆到手软的包裹里,全是生活中实用和必需的东西吗?那些前年买的衣服,有几件还在衣橱里一次没穿过?去年买的零食,有多少还没吃就已经过期?每一件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要消耗人力、物力,如果最终没能充分实现其价值,无疑就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过度消费也加大了社会运行成本,造成环境污染。据统计,去年“双十一”期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5亿件,仅包装费用就达10亿元以上,快递纸箱及里面填充的纸团、泡沫等材料,绝大多数被直接丢弃不会二次利用。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以节俭为美德,当下,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核心思想即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境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脱离真实需求、无节制地追求“更新”显然与节约型社会宗旨背道而驰。事实上,在奉行消费主义的欧美国家,近年来也有很多人开始反思,发出“拒买”的呼声。9月,有一个帖子曾引发广泛关注。美国一对夫妇约束自己和两个小孩,在一年内除了生活必需品,不买任何多余的商品。后来他们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书出版,称这一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价值观,家人间更加亲密,更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狂欢盛宴又将开启,电商平台的营销方式、宣传手段、经营理念等固然有待规范,但身为消费者,也应在血拼之前静一静、想一想,物质不是快乐的源泉,“买买买”更不能填满内心的空虚。不必都像美国夫妇那样极端,但多一点理性,少一点追逐“更新”的冲动,明天就会少一些恨不得“剁手”的后悔懊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