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刘根生:城建项目设计需做足“慢功”
//www.workercn.cn2014-04-08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世纪30年代有人问郭沫若:现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郭沫若说:“早产的胎儿”太多了。

    有人感叹:“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现在却少有50年的建筑。”为什么?“早产的胎儿”太多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日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速度过快,是困扰当下中国建筑界最大的问题。在有些地方,甚至15天就出一个项目方案,哪有时间仔细评价和琢磨,“快速、粗糙、简单”成了通病。

    “短命建筑”已屡遭指责。某市有幢高楼,就在快完工时突然被整体爆破。“出生即死亡”,也创了“短命建筑”之最。当地有关部门解释,“夭折”是因其影响了城市景观中轴线山景。然而,在项目设计时为什么没看到这个问题?如果当初能花功夫把项目设计琢磨透,又哪里会“出生即死亡”?说来说去,还是速度过快。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城市建设及房地产行业发展太快了,不少地方都在追求“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或销售”。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也已很难做到“慢功出细活”。

    谈到南京规划设计时,市领导曾坦言有“两大遗憾”:一是传世的经典规划设计越来越少,二是超前城市设计少。从“两大遗憾”中,也能或多或少看到“快速、粗糙、简单”。速度过快,“早产的胎儿”太多,实际上还带来一大遗憾:原创作品少,复制作品多,“抄袭”现象严重,山寨型建筑比比皆是,“千城一面”令人头疼。城市特色难以寻觅,城市丧失了个性魅力。在有些城市,欧陆风情大行其道,中华历史文化底蕴被覆盖,城市归属感越来越淡。这又令人想到梁思成之言:“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市领导曾就南京城市设计提出过明确要求:“好的城市设计就好比为钢琴调音,既需要全盘考虑,又需要反复调校每个局部和细节之处。因此,城市设计在全面考虑功能、景观、格局和特色的同时,在微观层面要重点关注建筑之间、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等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比例、质感以及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精心推敲,实现整体形象的提升和功能的高效配置。”把这个思路落到实处,在项目设计上就得做足“慢功”。没有足够时间,又哪里谈得上“反复调校每个局部和细节之处”。这种“慢功”,不是做事慢慢吞吞,而是尊重规律,严格按设计程序办事,力争多出精品和经典。

    城建项目设计能否做足“慢功”,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破除所谓“甲方艺术”。在国内,“甲方艺术”已成为建筑界普遍现象。甲方是出资方,在政绩冲动和利益驱动下,建筑师们往往首先被要求以最快速度出作品,就是这种“急就章”式设计还时常被甲方改得面目全非。改变这种状况至少应做到三点:官员要端正政绩观,开发商不要唯利是图,应以敬畏之心对待规律和专业意见,设计师也要勇于据理力争。二是对“短命建筑”要深究原因和责任,遏制权力和资本乱干预。三是民众参与要落实。要把阳光原则贯穿于规划设计“编制、修订、论证、批准、实施”全过程,接受市民评判和监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