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刘晶瑶:医保结余为何变成“大河有水小河干”
//www.workercn.cn2013-12-03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一方面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是医保基金“钱多到花不出去”,医保基金的管理正面临效率难题。近日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年会上,有官员指出,到2012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放心保)累计结余7644亿元。基金结余率畸高不利于保障作用的发挥,医疗保障制度需要转变理念,减少结余,提高报销比例。(12月2日《经济参考报》)

    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签订就业合同之时,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上“三险一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也是法律规定必须强制缴纳的保费。“三险”制度的设立,正是国家政策层面上,对劳动者涉及养老、医疗、失业问题时的制度化保障。

    然而,三种保障的制度初衷相似,但使用情况却是大相径庭。医保基金是结余过多,被认为是“钱多到花不出去”。自1999年至今,除2010年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都在20%以上,其中2001年的结余率最高达到35%.而失业保险的情况与之类似,全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偏高,最高的省份即使不再收取也能用30年。与这两种保险相比,养老保险则是“余量不足”,甚至有寅吃卯粮之嫌,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保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指数报告2012》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够用1.5年,但最低省份的结余仅够使用半年。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保险制度贯穿于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始终。而这三种制度的运行情况,也决定了劳动者生活保障的优劣。如今,有的保险是入不敷出,乃至于要研讨延长退休时间,来提高缴费比例。而有的保险看上去是余粮充裕,但实际情况,却是保障不足。

    以医保基金结余问题为例,一方面是参保者抱怨报销比例低,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医保基金处于“沉睡”状态,加强医保基金结余管理迫在眉睫。医保资金结余率如此高,反映的正是资金没有用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北京为例,上了医保后,如果是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而多数患者遭遇的“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往往支出就在2000元以下,达不到报销起点,可如果每次花费数百元,积少成多,累积花费也相当可观。

    而失业保险,则是因为领取条件设置存在问题:须劳动者被辞退而非主动离职才可领取。加之金额也少得可怜,现实中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因此,许多人因为怕麻烦,也就从没领取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上存在的“多轨制”,更是被舆论多番声讨,在此不加赘述。

    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句宣传了几十年的口号,本意是在号召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尊重集体利益的前提,应当是个人利益得到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三险”制度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么是“大河有水小河干”,要么是“大河无水小河干”,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缴费不少,压力不小,使得劳动者得不到实际意义上的保障。种种积弊,必须从制度改革本身做起。具体到“三险”制度之上,更应该以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为前提。而医保基金的余粮,须经过详细测算,把“余粮”尽可能地放进患者的钱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