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警惕医疗安全问题不只在后半夜
//www.workercn.cn2014-04-18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警惕医疗安全问题不只在后半夜

本网评论员 卜鞋

  日前,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发生的袭医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因不满意该院值夜班医生的处置速度,患者方将一名男护士打成颈部关节半脱位。廉江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柳明说,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在后半夜等重点时段的医疗安全问题已成全国性普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据新华网4月17日消息)

  其实,医疗安全问题不只在后半夜,“盲点”几乎是全天候地存在。而且,这一起医疗纠纷显得有些荒诞,“没有什么大矛盾,起因仅是一个简单的伤口包扎,但患者方面一分钟都不能等,没说两句话就开始打,一点过程都没有”,所以,患者的急躁与暴虐显得十分无缘无故。

  医患关系中的“不能忍”和“不能等”,说到底还是因为患者缺乏对医院对医生的最基本的信任,以及缺乏换位思考、共情的能力。

  作为患者,首先应当理解医院的工作。说到理解,在上述医疗纠纷里,患者最应当理解的是:“等待”是一种常态。因为公共服务里,有很多服务项目都需要等待,何止是医疗服务?其次,患者应当对自己的病情有适当的了解,了解治疗以及恢复期的一些症状,以缓解信息严重不对等下的“多疑”心理。再次,患者不必对大医院过度依赖,类似伤风感冒这样的小问题,完全可以选择小一些的医院。这样可以使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大医院就医“等待”的时间。还有,患者在解决问题时,应当寻求合理的渠道,简单粗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伤人伤己。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频发,患者对医者信任的割裂也反映出了医疗制度本身所固有的问题。多年来,我国许多公立医院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收入减去支出,节余后提成”模式,医生还承担着为医院创收的责任,这一度使得“过度医疗”泛滥,患者对此也比较抵触。再加上一些医生职业道德缺失,容易导致患者对部分医务人员丧失信心。不过,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应当注意如何与患者沟通的问题。患者的医疗体验来源于医生,而医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患者就医后的心理状态。

  对于潜在的暴力伤医事件,强化医院的安保配置、医生自己练习防身术,其实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的解决还要从体制上入手,比如医药分开,扭转公立医院的趋利行为;比如在政策上鼓励私营医院的发展。不过,不断深化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终究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而眼下最容易着手的是,患者能够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医者能够不负救死扶伤之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