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成果惠及人民,人民才会继续创造成果
//www.workercn.cn2013-11-0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成果惠及人民,人民才会继续创造成果

本网评论员 毕振山

    李克强总理10月21日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上作了经济形势报告。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概括了我国国民经济取得的成果,也指出了未来经济运行中可能会遇到不少风险和挑战。他指出,要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

    李克强总理的话不仅回答了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谁”的问题,也回答了“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运行要靠谁”的问题。发展是为了使人民获得利益,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后才会继续投身于发展。在这之中,以广大职工群众为主的劳动人民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发展尤其需要照顾到的一个群体。劳动人民享受不到发展的好处,辛勤劳动后发现“只为他人做嫁衣”,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动力。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就要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养老、医疗、低保、住房等基本保障问题。劳动者能够快乐安心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全部聪明才智。如果劳动者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何来安居,何来乐业?

    所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最重要的内容,是保证劳动者的收入能够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国家越来越富强,人均收入也必然随之增加。如果劳动者的收入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不仅劳动者本人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将受到影响,最终对整个经济发展不利。

    劳动者既是劳动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劳动成果的消费者。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必然要求扩大内需,但光凭几个富豪是不可能持久拉动内需的,只有提高了广大人民的购买力,内需才能真正强劲起来。归根到底,发展经济是为了造福全体人民,也要依靠全体人民。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现阶段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在各条建设战线上,2亿多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成了主力,但对他们权益的保护却没有相应跟上来,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没有普遍惠及他们。正是农民工的辛勤付出使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但他们最终却还要回到贫困的农村,因为相对他们的收入来说,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太过高昂。这是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专门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的原因所在。

    工会是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就要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工会要走到职工群众中去,做好维权工作,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操心的利益问题和实际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