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我们需要怎样的青年
老土
//www.workercn.cn2016-08-10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少年强,则国家强。”在面临亘古未有之大变,国家崩溃、民族灭亡的危急关头,一批仁人志士深刻地看到了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危机过去,国泰民安,忽忽又是百年,少年强不强的问题,似乎已没人再予关注。

  现在,习总书记强调要求,军人要有血性。“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有血性,就是信仰坚定,在大义面前豁得出去;有血性,就是勇于亮剑,在强敌面前硬得起来;有血性,就是刚毅顽强,在苦难面前挺得过来。

  但是,如果中国的青少年没有血性,军人的血性又从何而来?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在议论我们的青少年“男不男、女不女”的问题。荧屏网络走红的,都是光鲜水滑的奶油小生,脂粉气香水味的小鲜肉,胡歌们彻底挤掉了高仓健。有人把它归咎于现在中小学里都是女教师,有人则归责于今天人们高扬的权利意识。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孩子们连课间都不能奔跑跳跃,生怕碰着磕着。父辈儿时喜爱的捉迷藏抓特务两军对垒,现在都被电脑手机宅被窝取而代之。曾记否,当年中国女排连续取得五次重大比赛冠军,国人开始称之为“五连霸”,很快就自动改成“五连冠”了,生怕我们的言语太不谦虚、太自负、太刺激人。以至于美国人给我们的老好人姚明最多的要求,是“你要更霸气”“你要扣篮、扣篮!而不是勾手!”

  更深层次的,是千百年来我们固有的文化。国人更加提倡中庸、平和、谦恭、温顺,不喜直率、倔强、强硬、霸气。也曾有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与君,谁有不平事?”的豪气干云,也曾崇尚“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狂野生活,但那都是唐朝了,宋明以降,怀有这样情结的人已只能像陆游、辛弃疾那样郁郁不得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只能出现在女人的追忆里。

  旧社会统治者的管理方式也难辞其咎。他们总希望你不要闹事,不能闹事。秦始皇要收天下刀枪而铸十二铜人,宋明理学更让你从心底放弃抵抗。我们现在的舆论,提倡人家强奸你,你别反抗——是被强奸一次重要,还是丢了性命重要?盗贼入室抢劫,你别反抗——折财不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是不讲尊严。就是不讲血性。

  今天,说的是一个仿真武器算不算武器的问题。武器就是武器,仿真就是仿真,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就像石头就是石头,草就是草,一头羊要是分不清楚石头和草,这羊要不得崩了牙齿,要不就得吞石而死。可我们中国人就是奇怪,愣是分不清真枪与假枪,非要以指鹿为马的标准让那么多人无故入罪。

  把标准是16焦耳/平方厘米,一下子改成1.8焦耳/平方厘米,与改到0又有多大分别?这几乎是沾边就犯罪。

  培养有血性的中国人,需要从青少年开始。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允许他们做“军迷”,允许他们少年时代能玩玩仿真枪,是打造现代、健康、全面发展的中国人的重要一步。还是早点重视起来、提起讨论吧,别让一个不合适的标准陷更多无辜的孩子于犯罪境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