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国家公祭日不仅仅是纪念仪式
施 经
//www.workercn.cn2016-12-15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与此前两个公祭日有所不同,今年国家公祭日的影响力更大、范围更广,除了国内各省份举行纪念活动外,国外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其上。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拟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有望成为西方第一个设立此纪念日的省份。日本媒体也高度重视公祭日,重点报道在国家公祭仪式上中国希望日本首相谢罪的要求。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南京大屠杀,但也有一些人抱着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怀疑纪念的意义,甚至不理解:南京大屠杀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一些人看来,南京大屠杀虽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灾难,可毕竟已成过去。过去的历史虽然逐渐沉淀为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可从功利的角度讲,对南京大屠杀了解的多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好坏并无直接关系。他们还能提出许多貌似合理的理由,如随着国际范围内经济、文化等交流的加强,对日本始终抱着敌视态度并不明智,对日贸易早已成为我们海外经济往来中极重要的一部分,日本的音乐、动漫等文化对当下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等。为此他们推断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只需专业史学研究者了解即可,对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用处”的结论。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我们习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归为“历史”,但历史并非与当下的生活毫无关联。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悲剧,它所展现出的人性之恶,值得我们永远反思、警惕。而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受害者,我们无疑需思考更多,需要思考国家的强盛与捍卫民族尊严的关系,更需要从中引出教训,明白悲剧并不因为已经发生便将彻底死寂,一旦自己丧失警惕、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耽于逸乐的人群就将成为下一场悲剧的受害者。我们之所以将南京大屠杀这桩具体历史事件上升为纪念日,是因为其中的教训具有普适性,作为受害者的我们需要痛定思痛,作为灾难制造者的日本民族更应该积极检讨,只有这样,它才能逐渐以正常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之中。南京大屠杀于我们自然是耻辱,可对于杀戮者,何尝不是更高意义上的耻辱与警示呢?那些怀疑纪念南京大屠杀意义的人,他们主张忘记过去,却不知道日本右翼分子恰恰利用这点为所欲为,随时可能将世界重新拖入战争的火坑。想到这些,我们还能说南京大屠杀与自己没有关系吗?

  设立国家公祭日,绝不仅仅是创建一套纪念仪式,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审读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新视角。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信念。正是这份高贵的信念,将真正的爱国者与狭隘的民粹分子区分开来。如同作家张纯如所说:“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既有做出最伟大事业的潜能,也有犯下最邪恶罪行的潜能——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通过参加公家公祭日,通过返观公祭日下不同群体的表现,我们的心情将更为复杂:罪恶或许正在稀疏平常的生活里潜滋暗长,捍卫和平任重道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