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江曾培:干部要多一些“下马观花”
//www.workercn.cn2015-11-10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三亚市委书记亲身体验“打车难”引发媒体热议。不少人认为,官员需要这样多多深入基层,身到现场,与群众“亲密接触”,真实体验民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租车供不应求、服务缺位的问题,市委书记一定听过汇报,看过材料。然而,只有当自已“躬行”了一番,有了亲身体验,才能更真实地体会群众的疾苦,更切身地感知群众的需求,更多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更有力地去解决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为此,各级干部都应当不断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亲密接触”,与他们同命运,共患难。基层调查、上门服务、下乡“三同”、访贫问苦……这些“面对面”的优良传统,体现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面对面”的好传统,近些年却被一些干部淡忘了。他们对群众的联系与了解只是依靠文件和会议,不是“面对面”,而是“文对文”、“会对会”。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一些干部过分依赖电脑电话,遇事不到现场,不到群众当中。

  现代网络通讯技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技术只是技术,不能代替思想感情。干部之所以要密切联系群众,是基于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基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想信念,是不能依赖技术的,必须依靠高尚的精神信念。干部和群众“面对面”的背后,是“心连心,心贴心”。有人说得好,“线上来线上去,不能代替泥里来水里去”。

  深入群众了解民瘼民智民情,过去常用一句话,叫做“下马观花”。就是说,要“下马”沉到群众之中,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是不行的。不到基层和群众“面对面”,不到现场作实地体验,只是依赖“线上”和“纸上”去“观花”,那只能是隔靴搔痒。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