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朱四倍:应看到“一天5个会”背后的多重病态
//www.workercn.cn2013-11-12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武汉市政府办公厅武汉市某市直单位反映,仅2012年一年,该单位就接到了1300多个开会通知,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某基层干部坦言,会太多,开会时间太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我每天都疲于奔会,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办实事,工作只能晚上加班做”。(11月11日《湖北日报》)

    “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谁去落实。”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指望“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开5个会”的工作人员来落实,是不现实的吧?“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场外聊得天南地北”的现象如何制止?又造成了多少浪费呢?从报道中可知,“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制发的简报数量从18种减少至5种,与去年同期相比,共节约成本61656元;制发公文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3件;召开全市性会议32次,同比减少50%以上。”尽管这组数据是作为成绩来宣扬的,但在“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的前提下,谁来计算浪费的东西呢?又有谁心疼呢?

    更要命的是,“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并非孤例。某省抽样调查表明,省、市、县的领导干部每年有1/3的时间泡在“文山会海”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天收到的文件资料不下10万字。许多领导干部是“白天游会海,晚上爬文山”,搞得筋疲力尽,很难挤出时间到基层调查研究。除此之外,我们更见识过“3天会议耗资304万”、“贫困县1个会议抽掉6万元烟钱”、“某些人士一年竟开375次会”等荒诞景象,可以说,这已经是一种病态,已经不仅仅是作风问题、会风问题。

    应看到,隐藏在会议背后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的蔓延滋长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官员是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因此,会风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官员的私事、小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问题。那么就要深挖隐藏在“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素:一是官本位意识,二是权力支配意识,三是目中无人(公民),四是不会开会——没有认识到会议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体现,是通过意见的交流和碰撞达成共识。如果能认识到这些,或许就能走出文山会海的陷阱。

    就“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来说,光喊治理是不行的,必须动真格,用细则、严苛的问责机制治理之,否则,只能让各级各地公职人员深陷文山会海、“会议落实会议”的困境无法自拔。同时,“最多一天要开9个会”无疑就是“会议腐败”。既降低行政效能,又浪费公共资源,增加了运行环节和财政负担。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强化问责机制,站在维护政府形象和提升民众信任的立场上,建立健全有序、良性、高效的政务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刚性规范,方能防范、约束并最终杜绝泛滥成灾的文山会海。总之,“一天5个会”背后的多重病态,应有迅捷而有效的制度化救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