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同学会是否被过分妖魔化
//www.workercn.cn2014-02-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法明 漫画

    同学会,是很多人过年的重要节目之一。“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这是2013年流行于网络的一句电影台词。春节假期,各色同学聚会成为人们怀念青春的方式。然而,今年春节网络上、媒体上关于同学会的吐槽特别多:比如,同学会成为攀比炫富会,票子、房子、车子成了大家春节聚会的主要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同学中“混”得好的,大多不是当年的“学霸”,“学霸”完败于“学渣”等。不少人因此成为“春节恐聚族”。不少媒体也在批评,同学聚会已成找资源攀关系的名利场。

    同学会吐槽年年有,不过今年分外多,网络上、媒体上这类帖子和文章都有着不小的热度。难道如今同学会真的变成了赤裸裸的名利场?这应该不是同学会的主题,只是枝节,过分强调其实是将同学会妖魔化了。一些网友的声音通过网络新媒体被放大,围观、吐槽其实是网络上大众又一次精神狂欢而已。

    对于有人在同学会上炫富攀比拉关系,我们不必太过感怀。中国人历来讲“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在熟人,尤其是同窗好友面前炫财富资本、社会地位,可能会格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样,失意者也格外会放大自己的失落。杜甫在著名的《秋兴》组诗中写道:“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窗好友如今大部分都混得挺像模像样的,反观自己,“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在同学风光无限的映衬下,连大诗圣杜甫都格外纠结于自己功名事业无成的遭际,流露出无尽的悲慨。可见,攀比这种事儿,自古以来大家都不能免俗,即使面上都避而不谈,也会在心里暗暗计较。同学关系也不是一片净土,吹不进外界的一点沙子,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是社会生态的生动隐喻。

    事实上,相对于社会上其他圈子的人情酬酢,同窗情谊仍然是比较单纯、利益牵扯较少的。同窗之间共同度过了美好的花样年华,分享着彼此对未来的希冀与憧憬。即使后来分了方向,每个人有着自己的人生拼搏经历,同学聚会,回想起人生轨迹交接的那一段,谈谈眼前的模样可与记忆重合,絮絮叨叨几句,或者杯盏交错一醉方休,都还能寻着记忆中青春留存的影子,心里感到有暖意涌动。大大小小的同学会,大部分参加者的初衷是放下鲜亮的矫饰与满面尘灰的疲惫,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见见老同学,叙叙同窗情谊,别怀心思者毕竟是少数。同学会不是洪水猛兽,将其与名利场画等号,实在是过分妖魔化。

    在网络上吐槽的基本上是同学会上所谓的“失意者”。但是,认真想来,这是不是失了一份平常心。同学聚会别抱着太多压力,放下存心比较的小心思,别人过得好送上一份祝福,对于个别爱炫耀的人不合缘,以后“相见不如怀念”,投缘者就多聚聚,用平常心看待别人的成功,看待自己的生活,才会保留“致青春”的那份美好和纯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