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论语》之于修身,应该感谢于丹
欧 阳
//www.workercn.cn2018-01-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两天又看到有高人拿出那个感悟《论语》的于丹老师论道,说什么“于丹现象的毁灭”云云。

  “于丹现象”具体所指到底是什么我没弄得很明白,只知道当初因电视里感悟一回而声名鹊起的教授,一方面在赢获九州电视观众跟随之余,也受到不少《论语》专家的质疑,甚至是奚落。

  按说这档子事儿过去有年,大家都该平和下来了,如果还想着应该反思,似乎应另辟新路,即便老调重弹,也该有更深入的解析和冷静下来的重新评估,而不应是旧时携带情绪色彩的陈词滥调。

  因为亲朋力荐,在下还真翻过那本“感悟”,故而对后起的专家学者冲冠奔出经院围墙矫正纠偏,也是弹冠庆贺的。然而,经过了这些年的时光雕刻,特别是意识到于教授并非《论语》专家,而是传播学大师后,某天迷糊打盹之际猛然产生了也许应该感谢于教授的念想。

  大家不妨换个角度考虑一下,有那么多学究大拿经年以《论语》糊口,为什么没有取得普天之下追捧《论语》的硕果呢?说起来这部近于殿堂之巅的圣典,倒是“外行”于老师(用专家的话说“缺乏基本的研究”)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推及四海,影响到的泛泛之众何止千万。

  显然,传播学教授并非浪得虚名。反观那些后来竭力还原《论语》“本来意义”的权威之声,仍旧有些在老路上行走的味道,就算“感悟”在“一边倒”的声音中逐渐零落,但那些一度热衷《论语》的人回到专家指明的道路上了吗?恐怕并没有。就此而言,那些执道统于学院的老师不是更需要源于自身的审视吗?

  实际上,真的应该感谢于老师。是她让列位方家尊崇的典籍历史性地有了那么广众的读者。

  再来看所谓的《论语》真谛,其实未必就是专家独占的领地。别的不说,就我所知,朱子所注和康有为的解读差别就不小,而辜鸿铭这个半洋人所解《论语》相去则更远。所以,以为正解在手的教授未必真的占有认知高地。从这个角度看,于丹所悟就不必苛责。

  更重要的是,除非您自封为圣人,否则您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任何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别的不说,就说那些常年霸屏,甚或为了脸熟不惜穿皇帝新衣转圈推磨的明星,其行为言辞,往好了说是良莠不齐,实则负面消息更多。就算是高雅脱俗的非娱乐媒体受众,老话说的“穿小鞋”当是熟悉的——没有亲自体验也必有切实感悟。理性的角度看,成功人士,比如CEO,绝大多数或是学有所成的博士,或是久经沙场、有阅历洞见的高端侠客,就算心眼儿小,为了进阶攀升,或会寻机挖坑使绊儿,那也该是针对可与之争锋的竞争者。可惜现实的世相总会脱离想象。别说心理阴暗褊狭,出于满足心理愉悦、让紧张工作的弦放松的考量,折腾一下小兵权当成观赏戏剧演出,和物化利益的满足相比未必就差,如果有虐待倾向,满足感更甚也未可知。

  诸君别误会,俺不是要指斥什么,而是想说,那些成功人士也都是有血有肉的社会中人,从来就不是当然的道德价值标杆,需要反省的应该是那种不自然就将“名人”锚定在道德价值高台上的思想意识。

  所以,那些针对于老师行为(道德)的挑剔、非难,即便不是莫须有,也无须强求和《论语》感悟关联,二者之间实际上不是一回事。不管怎么说,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总不能因为现实的行为掣肘就不许人家有理想不是?再者说了,言行一致其实是圣徒风范,因其极端的困难,更不该以此来非难教授。

  至于说到《论语》阅读的误导嫌疑,在下以为更是无理论调。试想,倘若习成了独立的判断,自然就会免于一家“感悟”的袭扰,如果没有独立的判断,其行为也就没什么影响,也就没啥意义,所以跟谁不跟谁当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和于老师何干呢?

  回到“于丹现象”,如果指的是这种翻手即将经典普及成大众通俗读物的事,其利弊一定会有公论,至少比束之高阁有意义吧——

  让更多人知道《论语》的文字,让更多人去读这本书,是不是应该感谢于丹教授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