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别跟我说节约的事儿
欧阳
//www.workercn.cn2016-04-0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现在一边提倡节约,连未成年人都加入进来添乱,一边又鼓噪消费,说是刺激经济,站队哪边都有点不好选择。

  本来不该把这两个选项对立起来,大约是被一维训练定型的缘故,一根儿筋本色难改,这才有了如此这般的乱弹。其实大可不必胡思乱想,二者相权真没有哪样容易做好。刺激发展已经整的各种权威头晕脑胀,咱就不多嘴了。关于节约,就算有心气儿,真要付诸实践同样是非常困难的事儿,要不大家怎么老把它挂在嘴边儿上呢?!

  “从我做起”是比较动人的教育谋划,咱也是听进去了,所以就列举亲身体会吧。年纪大了,血糖也开始不理会首脑的决定,这样一来,下定决心节约自然就免不了,张罗吃饭这些不可能再有影儿的活动先删除,自己吃饭有时候盐都舍不得放,还找词安慰自己——为的是品尝原味。可一两年下来始终见不着成效,原因很简单,节约非意志坚定者所能为,尤其是那些经年只允许肠胃半饱的模范。

  记得以前学习葛朗台的时候,先生说葛老每餐吃得最多的时候也就半饱,属于那种看见桌子缝里有一粒芝麻,也要怒拍桌子将其弹出,然后假装以食指写字,并唾沫运芝麻入口的高人。我总觉得这个故事更像东土情节,好像《搜神记》里就有,具体已经记不清楚了。

  古怪之处是,如此节约、让人景仰的人怎么会成为嘲弄的对象,特别是在那个缺油少肉、腹中空空,胖子罕见的年代。虽然有抠门儿的说法,不过要分清节约和吝啬这两个习惯恐怕非草民所能够,更糊涂的是,到底什么样的做法才是节约,很多时候真说不清楚。

  前些日子相邻小青年就餐,有理想的年轻人就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还对大约是来自于乡村的店小二宣讲了一番节俭的道理。因为竹筷、木筷都是可再生资源,从未在意过一次性教义的我看看手中的物件儿,正准备惭愧,却又偷听到旁边的悦耳话音,俩人正探讨是及时还是延时购买库克的7型手机。基于每个型号都更换的经验,另一位建议还是延时购买。

  别的不敢说啦,从初始型号换到6S型,少一两次更换,费用购车是不好说了,但添置像样的家私估计还是可以的。至于一次性筷子,用一辈子绝对不成问题。再者,手机那玩意儿消耗的,还真不能够归到再生资源的范畴。这是什么节俭概念还是不好理解。

  当然了,这些是个人的好尚,不便于苛责,何况节约这个东西本身所指可能只是这样的意思:在该节约的地方必须坚定立场。有那么点意思总比什么都没有好不是?

  不过说到底这些都是小事,大事节约才更有成效,比如人多势众的活动,或者是宏伟庞大的计划什么的。困惑是,即使是这些大事件,是否切实着力于“降本增效”之类的简朴也不是轻易就能懂的。就说最直观的城市规划建设吧。乡野众生奔赴巨型城市的欲望不用说了,作为设计、决策者,热衷超大型城市的规划显然就有悖节约的说法。

  不错,现代生产和流通的系统化、规模化必然扩大城市的边界,所谓提升经济效益云云。然而,在城市跨越一定规模以后,这种经济的做法必然不经济,所谓宜居的说法也沦为闲扯。雾霾之类,相信会有根治的一天,但是城市的房价会吗?也许会——尽管包含太多的理想成分。

  这些长远的臆想先不去理会。在现实中,比如地域广阔的北京,云上的房价迫使一干产业和个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收入中付出昂贵的代价。本来可以就近上班的,也因为房价,却不得不在上班路上花费数小时的时间,统计说,仅公共交通系统每日运载人数就远超1000万人次。比起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成本,拥堵算不了什么,而各种各样的费用,日常的生活、宝贵的心绪,甚至管理、运营的成本,等等,明摆着是奔着浪费去的,拿节约说事儿?诸位还在追逐城市膨胀的老板不是在说笑话吧……

  诚然,人们趋之若鹜的缘由是资源的富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没有出现资源如此配置的状况?

  本人非各种各样智库的专家,也完全不认识城市的规划、管理贤士,想来其中的问题必然又是复杂的问题,权威们简明扼要的清晰思路说出来俺也搞不明白。

  所以呢,别跟俺说节约的事儿,就那么点儿薪资,该怎么做,俺自己知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