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www.workercn.cn2014-01-2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人民日报:如何定义我们的时代气质?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四

    养足健康茁壮的精气神,我们就会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多一些心灵的沉静;在现代化的外表下,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多一些内心的坚守

    网上最近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位青年人问哲人,“我很富有,却不开心。我该怎么办呢?”哲人默然,握住年轻人的手。青年顿悟道:“大师,您是想告诉我,我应该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吗?”哲人说,“不是……我是想说,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土豪大院”“土豪婚礼”“土豪汽车”,“为土豪写诗”,“跟土豪交朋友”……“土豪”称谓的流行,勾画出转型期中国典型的精神世相。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自嘲、是焦虑。自嘲,是因为担心“豪”起来了却仍挣不脱“土”的羁绊;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全文阅读

 

人民日报:教育,如何让生命蓬勃生长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三

    让精神生长、让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转型期中国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个社会都需要这样的觉醒

    新的一年,承载新的期盼,开始了新一季的生长。此刻,在无数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急促脚步中,在大学校园穿梭而行的青春身影里,天下父母的心弦又一次被拨动。“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日前,一些教师和家长如此叩问。一己之感慨,何尝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而发?

    捡拾近期的一些教育新闻,便可知此问之迫切和沉重。考试指挥棒的驱使,高考“独木桥效应”的影响,“学历竞赛”的压力,让不少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忽视了身心健康、人格发育、精神成长。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与欢乐的童年拉开了距离。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无数中国家庭都迷上了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人们羡慕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触动于“勇敢”、“珍惜”、“感恩”、“帮助”这些在考试重压下变得有些陌生的关键词,却又感叹这样的教育可望不可即。(全文阅读

 

人民日报: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二

    主流文化的建设者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应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全文阅读

 

人民日报:2014,你将如何存在?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之一

    2014年,你的行动,可能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需生死抉择,但一事当前,请用最温暖的感受去抉择,用最宝贵的价值来权衡

    “时间开始了!”

    一个全新的年份,正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无论是国家主席摆放着家庭照的办公室,还是感怀“从一生到一世”的网络空间,时间的河流里,每个人都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和梦想,迈出新的步伐。(全文阅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