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慈善基金
//www.workercn.cn2014-04-22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石向阳 漫画 

  4月20日,芦山地震一周年。基金会中心网统一对外详细公开芦山地震一周年以来参与地震救援基金会的款物总体收支情况。截至4月20日8时02分,全国共有219家基金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合计16.96亿元。数据显示,在芦山地震后捐赠收入呈上升趋势,行业自律联盟筹款占基金会总筹款量七成,然而,仍有4家基金会未披露支出情况,款项金额高达1.6亿多元。(4月21日《京华时报》) 

  有人说,芦山地震是中国基金会们“苦练内功”的一次检阅。时隔一年,物是人非,在中国慈善基金重塑公信的关键期,“埋头苦干”的基金会们,仍带有“深闺人未识”的羞怯。上亿元善款犹抱琵琶半遮面,自然是各有各的说辞,但对于公众来说,对于慈善事业而言,迟滞的信息披露,消弭的还是社会的良善之念。

  六年前,汶川地震中国救灾捐赠高达760亿元。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一年后,仅有4.7%的捐赠者非常清楚捐赠资金的流向,而66.7%的公众明确表示不太清楚捐赠资金的流向。“不清楚”,并非是因为民众不想弄清楚。数日前,有媒体消息称,由于2013年年报尚未完全出来,基于2012年年报,中基透明指数对我国2012年1月1日前成立的2601家基金会的透明度进行了综合排名,其中25家公募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在1亿元以上。排名倒数5位的5家公募基金会,2012年捐赠收入排名都在30名以内,而透明指数排名都在411名之后。这是一个悖论:越有募捐能力,越是云里雾里——自然就难怪伸出援手的民众多有诘责与质疑。

  客观地说,经历过郭美美事件、壹基金困局,中国公募基金会的透明与公开,已经有了质的飞越。这里有两重因素使然:一是基金会在经历信任危机后,深感透明的重要性,主动自我变革,以公开换公信,提高基金会自身“透明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度设计亡羊补牢,敦促基金会走向公开透明,譬如芦山地震两天后,民政部即发布了《民政部关于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其中规定,对已开展募捐活动的公益慈善组织和接收捐赠的单位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并定期公布详细的收入和支出明细,信息发布渠道以各自的网站为主,并保证信息长期可查询。

  只是,时过境迁,当公众对于灾难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基金会关于震灾的信息披露频率似乎也在逐渐下降,基金会痛定思痛的决心、革故鼎新的制度,似乎渐渐也模糊起来了。公开透明是慈善的生命,即便是吹毛求疵,上亿善款也当有直面公共监督的责任与勇气。不然,慈善基金,究竟是为谁而透明呢?(原题:慈善基金,为谁而透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