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徐 蓉:灵魂看见的一夜烛火
//www.workercn.cn2015-12-18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富兰克林自传》中提过一件事,为了验证是否有灵魂,富兰克林和一位好友约定,谁先见上帝就将这个问题的结论给另一位通个气。具体约定什么方法记不太确切,书也不在手边。就记忆所及他好像是在朋友去世后看了一夜烛火,可烛焰也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当然,这不妨碍富兰克林信仰上帝。

  关于灵魂,大概许多人都曾经像富兰克林一样,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过思考,我也不例外。

  年纪挺小的时候,我最愁的是从古至今那么多人,若人皆有灵的话,那么多的灵魂要在何处落户为宜,只怕地方小不够住得很。后来据一份科学研究报道,说一根小小针尖上就可以站立24个灵魂,觉得基本解决住的问题了。又开始愁这些飘来荡去的灵魂整天做些什么事才好消遣呢?至今还没想明白。

  又想,万物有灵,如果人有灵魂,那小鸡、小鸭、小鱼儿有没有灵魂呢?如果人类说它们没有,那也未免自大,凭什么就人可以有灵魂而别的生物就都不能有呢?有许多生物,它们一样有感情,有喜怒哀乐,或者比人类还更无私更善良,凭什么它们不配有一个称之为灵魂的东东?

  又想,如果忠诚的狗、玲珑的猫有灵魂,那这只看似盲目地在我指尖前爬动的小虫子是否有灵魂呢?因为它闯入了我的领地,我就毫不犹豫拈起它准备掐死了它。可在掐的那一刻我忽然深刻地怀疑,如果它也有灵魂,它也会思考,如果它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子,就像爱因斯坦有超人的智慧,这只小虫也有超越虫的思维,那它现在处在任由别人主宰生死的境地,它也不能申明,任我屠杀,它是如何的恐惧冤屈,而我又岂不是犯下了谋杀之罪。

  为免沦为谋杀犯,我安慰自己,最大的可能还是,小虫怎么也是小虫,它不能超越它作为虫的局限,就像爱因斯坦的智慧还在人这种生物的智慧范围之内。可见我真是会为自己找理由。

  按着这样的思维我不能不又想到,若人之为人,则如虫之为虫,那是不是也生而有局限?那人的局限在哪里,智慧抑或德性?勇气抑或慈悲?人之为人,不能超越的是什么?贪婪欲望?抑或懦弱虚无?

  再回到关于灵魂的事吧。像富兰克林这样和好友约定验证灵魂有否的方法,似乎许多普通人也想到过。至少我小时候也想过,说明大家都有基本的科学探索精神。当然许多学者也探索这个问题。

  学者杨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这本书中,也研究灵魂问题。具体的论证过程可详见此书,她的结论好像是人有灵魂,但灵魂随肉身而灭。

  这个结论不知让人得了安慰还是怅然。

  “天若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孔老夫子不建议大家花太多精力研究身后问题,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在我看来孔子这样一种“务生主义”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虽然刀尔登说他就这个问题,采取的是回避主义。

  当然,总是空想灵魂问题其实也没有太多意义。不过,有时花点时间想想灵魂的问题,大约可以顺带想明白别的一些问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