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白 烨:老国企走在圆梦的路上
//www.workercn.cn2014-04-2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写作,多见于以冷峻姿态、直面民瘼的底层写作。直面改革现实并写出新气象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商国华的既接地气又扬正气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令人惊喜。

  作者商国华作为处于改革开放一线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演变及带来的内在隐痛,有着异常深刻的亲身体验。这些积淀在胸又不吐不快的情愫与感受,他先后在《钢铁作证》、《引擎》、《飞虹、《失衡》等诗歌和纪实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做了尽情的倾吐。这些都为他写作《我们走在大路上》提供了别样的演练和坚实的基础。这使得这部《我们走在大路上》,无论就其工业题材的宏大场面而言,还是就其丰厚内蕴的心理世界而言,都达到力度与深度相得益彰的很高的艺术水平。

  《我们走在大路上》讲述了老国企北阳重矿集团浴火重生的故事。作品无论是故事的构思,还是叙事的展开,都始终在文学性与现实性内在结合上下功夫,这使作品既立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又比实际生活本身“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首先,北阳重矿遭遇到怎样的生存与发展的困境?作者先由即将出任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王光汉和集团副总汪俭对前途的忧虑开始,接着由缺钱购煤、停了平炉煤气,拖欠水费被掐断供水等突发事件,从现实层面进而揭示。作品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被以了全方位的矛盾呈现,以多维叙事之法使呈现出老国企举步维艰的共同窘况。揭示改革的紧迫性、困难性与艰巨性。

  其次,作者中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置身于一种两难处境。如,王光汉上任后,遇到的问题既盘根错节,又十万火急:财务亏空,几辆公车都被抵了债,出门办事只能打的;没钱付账,断煤断水,工资拖欠,人心涣散,债台高筑,生产滞后。王光汉就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政企不分、人浮于事的现有机制:精简机构,裁减干部。由此换来简政放权,责任到人的新机制与新效率。作品始终在两难处境的艰危境况中,挑战当事人,塑造弄潮儿,构成了我国老国企改革的先行者们光彩照人又相互辉耀的英雄群像。

  第三,《我们走在大路上》把艺术触角伸向北阳人的精神世界,写他们的改革意愿、家国情怀,以及旨在发展的信念与理想。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中国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