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文化东进”是实施东进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 子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 深证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文化东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涉及方方面面。概而言之,要做到“软”“硬”兼施、“新”“旧”并举

  当前,深圳正大力实施东进战略,东部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这个“东进”,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东进,“文化东进”是东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一般要素不同,文化具有引领性、流动性、多样性、渗透性、包容性等特点,任何一次新区域或后发地的开发,都是一次文化的拓疆,始于18世纪末的美国西进运动便是典型实例。因此,“文化东进”绝不是“经济东进”、“城镇化东进”的补充或辅助,而是东进战略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意义,必须提前谋划、及早布局,将其贯穿于整个东进战略的全过程。

  毋庸讳言,在深圳文化发展的全局中,东部是短板,亟待补齐。在实施东进战略中开展“文化东进”,就是要将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认识文化对于新兴城区在市民素质提高、功能结构优化、城区品位提升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找准问题点和需求处,为东进战略注入文化、教育、旅游等优质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等各大板块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气质鲜明、人文荟萃、文化设施功能完备、品牌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的美丽东部,建成与“深圳发展第三极”相匹配的文化东部。

  “文化东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涉及方方面面。概而言之,要做到“软”“硬”兼施、“新”“旧”并举。

  “软”即软实力,核心是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这决定着东进战略的根基与成效。东部要积极参与到全市即将开展的“深圳精神”大讨论和新提炼之中,将文明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深入挖掘东部故事,传播东部声音,做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将看似无形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追求转化为刚健持久的东进动力。

  “硬”即硬件设施,重点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这是东部的弱项,在人口基数和密度低于中西部的情况下,东部人均文化设施面积(政府投资类)仍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坪山新区只有福田区的六分之一,龙岗区、大鹏新区也都不到福田区的一半,差距明显,欠账较多。要拿出铺设东部交通轨道的决心和力度,加快东部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使用,特别是不能满足于“有”,而要追求“优”,让东部人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新”,就是要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东部对文化新业态其实并不陌生,甚至颇为超前,文博会第一家分会场大芬油画村便诞生在这里,早在十多年前,大芬人就开始探索“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模式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是要继续打好“文化+”这张牌,特别是要借助土地空间和后发优势,吸引更多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落地开花,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

  求“新”的同时,切不能忘“旧”。从咸头岭到大鹏所城,从大万世居到萧氏八群堂,从三洲田起义到中英街,东部山海间均透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些都是不可再生且难以代替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紧紧依托东部的风土人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精雕细琢,以旧开新,打造更多具有东部风、特区味和世界范儿的知名文化品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