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李长安:文化与金融“握手”共创双赢
//www.workercn.cn2014-03-26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文化与金融能够真正亲密“握手”的话,那么不仅对文化企业是一个福音,对金融业来讲也是一个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大舞台

    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提出创新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快推进文化企业直接融资,加大金融支持文化消费的力度等多项金融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措施。很显然,如果文化与金融能够真正亲密“握手”的话,那么不仅对文化企业是一个福音,对金融业来讲也是一个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大舞台。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据统计,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平均增速超过经济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不仅如此,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力依然极其巨大。据估计,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人民币,但是2013年全国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只有1.6万亿左右,还有约3万亿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扶持。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185家文化企业注册发行债券余额已达2878.5亿元;77家文化企业在沪深两地资本市场上市;全国各类型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350亿元。

    然而,即便如此,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融资难的核心问题仍未得到真正解决,广大中小文化企业面临的资金饥渴症十分强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4%,但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只占到全国各行业贷款余额的0.2%.这个数字与广大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也与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拓宽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渠道、加强文化金融的创新势在必行。仅最近一段时期,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就动作频频。比如华侨城集团通过中国工商银行承销,采取信用担保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60亿元债券用于“欢乐谷”“欢乐海岸”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使得华侨城集团以“欢乐谷”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和文化旅游项目迅速在全国铺开。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第一笔私募债券,突破了传统的文化旅游单纯依靠信贷融资的模式,开拓了大型文化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此次文化部、央行和财政部推出的《意见》,几乎涵盖了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也是众多文化企业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解决中小文化企业特有的“轻资产”通过何种方式获得贷款支持的问题。《意见》中首次提出“探索个人资产抵质押等对外担保的模式”,这符合大批文化出口企业属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意见》又提出要综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方式,这些措施均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能够有效地实现金融与文化企业的紧密结合。

    总之,只要金融业大胆创新,就一定能找到与文化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当然,文化企业自身也要加强诚信建设,用优良的业绩与信用去赢得资本的青睐。如此,就能实现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