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供给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共建美好生活共同体
程振伟
//www.workercn.cn2017-11-02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更多

  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时说,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教育不仅是民生,而且是排在首位的民生。十九大报告中列举七项民生治理目标时,专门将教育发展放在首位,正所谓“教育要优先发展”,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来抓。俗话说,民生就是解决好衣食住行问题,现代话语意义上的民生意味着“老百姓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有保障有获得感”。教育显然是基础性根本性的,“贫穷落后”中的“落后”一词 。

  那么,我国现在教育的现状又是怎样?与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有多大差距?根据陈宝生部长的介绍,中国教育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学前教育率达到77.4%。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巩固率93.4%,其中小学和初中的水平超过了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的保障投入,夯实了国民教育的基础设施。

  但中国教育的痛点已经由“能上学”向“上好学”转化,学区房价格暴涨、择校热、补习热、出国热等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正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预期提高了,优质教育的供给尚达不到市民的渴盼,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正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阻碍,唯有主动谋求发展、深化内涵改革、回应群众关切,才能实现“最大程度供给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首先要维持并加强保障投入。国家要发展,教育是根本,没有教育事业的伟大复兴,何谈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优先发展教育应成为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的共识,中等收入国家水准的教育,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教育水平跃进,最先保障的依然是教育投入。不能因教育投入产出一时难见成效,就放松对教育的投入,而是要以百年树人滴水穿石的精神意志持续投入发展教育。

  其次要向“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短板要增量,特别是向内涵发展要质变。就如陈宝生部长所说的,要更加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不让孩子们因为家庭贫困失学。再就是要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地,把教育改革的“全面施工内部装修”做好做扎实,把做大的的教育蛋糕做的更好吃更均匀让所有老百姓受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层面,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教育。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供给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建美好生活共同体而努力奋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