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奇葩规定折射出人文情怀缺失
赵欧仁
//www.workercn.cn2016-12-05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报载,近日有网友爆料,贵阳清镇养正学校出台奇葩规定,学生上厕所需带“如厕牌”,该牌子每班一块,公共所用,否则将被处罚。清镇养正学校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厕管理制度是从11月30日晚上开始实施的,每个班一块,用于平时上课和晚自习时间。该负责人称,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着想,“如厕牌”也是针对部分学生借上厕所之由逗留,存在安全隐患设立的,“的确没做好,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此规定刚实施一天就取消了”。

  上厕所是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剥夺这样的权利无疑是不人道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教书育人的学校竟然想到了用这种方式来限制学生上厕所。而更令人遗憾的是,校方解释为“出发点是好的”——又是熟悉的套路,又是我们听习惯的所谓“好心办坏事”。据了解,该学校“好心办坏事”的起因是这样的:之前学校经常接到老师反映,有学生上课时结伴去厕所,但是只为在厕所逗留、聊天,从而影响学校的秩序和其他学生的学习。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奇怪,毕竟大家都经历过学生时代,各种各样奇葩的逃避上自习、与三五好友扎堆聊天的情形完全可能出现。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难道就无能为力了吗?难道就只能靠“如厕牌”来制约吗?

  在当今时代,人文关怀、科学管理,是众所周知的管理原则。可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学校却屡屡出现奇葩的管理招数,如果说限制学生的发型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以下奇招就匪夷所思了,比如为了防止早恋的苗头出现,男女生要分桌吃饭,限制男女生的谈话距离等。它反映出来的,是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简单粗暴和自身人文情怀的缺失,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好心办坏事”。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