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且慢为“猪肉奖学金”的创新点赞
屈泽清
//www.workercn.cn2016-03-01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有说法称,孔子设坛讲学,弟子敬之以“束脩”,就是十条干肉。浙江温岭一中学的开学典礼也用到了肉,不同的是,这些肉是学校奖励给45名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学校称是为了让家人分享孩子的喜悦。25日下午,45名优秀学生排队领到了“奖学金”:一等奖5斤,二等奖3斤。(2月28日新华社)

  “猪肉奖学金”这条奇葩的新闻爆红网络,不仅赚足了公众的眼球,而且备受舆论的热捧,认为这是奖学金的“创新”之举。说它是更具鼓励价值的有之,说它包含教育的大爱、体现出“教育的真谛”也有之,而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奖励方法“接地气”,能让家人、朋友、街坊邻居都分享到孩子获得好成绩的快乐。

  然而,但仔细一琢磨,似乎不妥。同样是奖励,以猪肉等物资形式进行奖学,初看上去同现金奖学效果相同,都是为了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仔细反思,这合情但不合理。所以,且慢为“猪肉奖学金”的创新意义点赞,也不必过分夸大学校这种做法的意义。

  按学校的说法,“学校的一等奖学金是50元,我们就把它换成了价值差不多的5斤肉,约合65元”,买猪肉学校的费用已经超出了奖学金的费用,那么,我们有必要问一问这些超出的部分又是从哪支出?购买“猪肉”的过程又是否公开透明?

  现金可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支配,而发实物,虽然学生领到实物感觉沉甸甸的,且可和家长分享,但这实则是由学校代替学生做主,在奖金额不高的情况下,换发奖金为发实物,这问题不大,而如果奖金额比较大,再由学校做主,改为发实物,恐怕就会引起很大争议了。这和单位给职工发奖金是同样的道理,有的时候发一点实物,多会被认为是福利,而如果月度奖、季度奖,都改为发实物,职工就会有意见。

  如果舆论纷纷认为猪肉奖代替现金奖学,更接“地气”,那么,其他学校,也可能跟进取消发放现金,而给学生发实物的方式,但这种调整会受学生欢迎吗?学校发的实物,都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吗?却未必。一方面,学校发什么实物,是众口难调的,就是发猪肉,也不见得所有学生都欢迎,可能有的学生正准备用这笔奖学金,去给好友买一份礼物,现在却变为猪肉了,而如果家里要吃猪肉,完全可以在市场上购买,这也不是什么购买不到的紧缺商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开支奖学金,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内容,学校做主购买实物,则失去了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机会。

  评价教育教学创新,不能仅看外在形式,更不能看热闹,而应该看实质,看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意义。教育创新,需要有外部形式的创新,但更重要的还是实质和内涵创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