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张田勘:科学事实的认定更容易自证清白
//www.workercn.cn2015-09-22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9月15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论文刊出即在同行学术圈内引发争论。张生家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存在事实上的合作关系,张生家论文中提及的磁蛋白基因是由谢灿实验室发现的,谢灿等人的相关研究论文已投递《自然材料》,并正在审稿过程中,张生家“提前”发表的论文有“抢发”他人成果的嫌疑。

  对于这一风波,清华和北大基本达成了共识,两校联名致信《科学通报》编辑部要求撤稿。它们在发给《科学通报》的函中指出:“张生家在有关争议调查期间,未征得有实质贡献的研究者同意,擅自向贵社投稿发表,违反了学术规范。”

  对此,张生家认为,双方研究内容完全不一样,“他发他的,我发我的”,不属于抢发。张生家与谢灿的争议有前车之鉴,最著名的是艾滋病病毒(HIV)发现权之争,该项成果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3年法国的蒙塔尼、巴尔-西诺西和罗森巴姆的三人研究小组首先发现了HIV。1984年蒙塔尼向法国的法庭指控当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任职的罗伯特·盖洛剽窃他的研究成果。然而,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盖洛都坚持自己的研究小组独立发现了HIV。当时,蒙塔尼把其发现的病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而盖洛却声称他独立地发现了另一种病毒,称为人T淋巴细胞Ⅲ型病毒(HTLV-Ⅲ)。

  官司旷日持久,并惊动了两国领导人,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和法国总理希拉克出面调停,才以双方平分艾滋病血液检测专利使用费告终,但也还是辨不出谁是谁非。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为避免卷入争论,既放弃了蒙塔尼的LAV名称,也不采用盖洛的HTLV-Ⅲ的名称,而是把这种新病毒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991年,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蒙塔尼在把其病毒样本送给盖洛鉴定时,污染了盖洛的病毒样本,才使得双方发现的病毒如出一辙。实际上,二人是分别发现了同一种病毒。

  不过,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HIV的发现者,蒙塔尼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却落下了美国的盖洛。盖洛被排除在HIV获奖者之外,并不是说当年的所谓剽窃风波对其产生了影响,而是发现HIV有一个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问题。蒙塔尼的发现发表于1983年5月2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而盖洛的发现发表在1984年5月4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在时间的先后上当然要认定蒙塔尼最先发现了HIV。

  还有一个细节也奠定了蒙塔尼的最先发现权。1983年,蒙塔尼与盖洛互通信息时,盖洛也向蒙塔尼通报了他分离到一种HTLV的变异体,并建议二人同时投到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于是1983年5月的《科学》杂志上同时发表了盖洛和蒙塔尼的文章,盖洛没有明确他所发现的HTLV变异体是新病毒,而只是一种HTLV的变异体,但蒙塔尼说明了他们发现的是一种新病毒,于是艾滋病病毒的发明权就自然被视为属于法国人。

  现在,谢灿与张生家之争需要汲取当年蒙塔尼与盖洛之争的教训,而科学事实的认定总比其他司法之争更容易获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结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