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瞿亮湘:历史认识问题是中日之间最大的障碍
//www.workercn.cn2015-10-20来源: 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10月15日,常年致力于日本和平与对外交流的非营利组织日本言论NPO开启了“言论外交”的新挑战,它在日中美韩四国进行了舆论调查,该调查显示出四国民众都强烈希望东亚维持和平与健康的发展态势,并将于10月22日在北京同中国日报社联合举办第11届“北京—东京论坛”。

  随着近来日本政府通过新安保法案及日本朝野上下公然反对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中日关系骤然下降,言论NPO组织深感民间推动东亚和平稳定的责任重大。此次第11届“北京东京论坛”主题正是“发展长期健康中日关系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它的顺利召开势必会对目前紧张的中日关系起到缓和与推动作用。

  由中国日报社和言论NPO共同举办的“北京—东京论坛“,作为中、日两国进行理性对话的舞台,自2005年开设以来,一直对中日两国外交、经贸、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自2012年日本上演购买钓鱼岛闹剧以来,日本政府与右翼势力在领土海域、外交策略、历史认识和地区安全等方面屡屡与中国产生摩擦,致使中日关系邦交化以来最为严峻的低点,中日政商界、媒体界、学术界和民间团体的有识之士看到了症结所在,并致力于通过公共领域论坛对话的方式来推进中日关系向前发展。因此,近几届“北京—东京”论坛的主题都强调中日两国克服困难、解决矛盾。

  在去年举办的第十届论坛上,来自中日两国数百名政商界、学术界、媒体界及高校学生于东京出席并参与讨论。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原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等日本知华派人士都强调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东亚和世界和平重大意义,主张跨越情绪化和偏见的鸿沟,以共赢的方式来克服困难;中方代表则强调中日在历史认识、领土海域和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摩擦与矛盾,需要以正确的态度来予以解决和处理,不能蒙混过关敷衍了事,不以眼前的利益牺牲未来,不以局部影响全局。双方最终达成的《东京共识》,将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世代友好看作是两国最佳和唯一的选择,认为妥善处理历史认识和领土问题,开展民间高层次对话对于两国不可或缺。去年的论坛得到双方媒体、学界的深切关注,《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经新闻》等多家日方媒体对它进行了积极报道与正面评价,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等中方媒体还进行了专题访问与详细解读。该论坛对恢复当时的中日关系、加强中日经济、环保合作、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2014年秋至2015年春,在中日关系有所好转的情势下,大量中国游客赴日旅游、消费、购买日本产品,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回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论坛精神得以贯彻的一种体现。

  然而时隔一年之后,中日关系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矛盾,如果再对目前的困难采取情绪化的对立态度,将使得军事安全与历史认识方面的摩擦扩大,影响经济文化合作与民间往来。第11届“北京—东京”论坛选取这样关键的节点召开,能够为日渐疏离和对抗的中日两国起到回暖的作用。而目前双方所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主要就是历史认识问题。

  而今,历史认识问题成为目前横亘在中日之间的最大障碍,因此,双方的理解和共识尤为必要。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七十周年,自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各地开展了各项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意在捍卫和平、面向未来。然而,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和受到极端民族主义渲染的民众,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视为“借炒作历史来实现政治目的”。然而, 而日本纪念战后七十年的活动,则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反省侵略历史和战争上。在冲绳和硫磺岛的纪念活动中,安倍首相和政府要员甚至表现出敬仰军国主义者的姿态。由于日本政府和右翼在历史问题上始终呈现左右摇摆的态度,难以取信于中国。尽管战后七十年活动中,安倍首相的谈话包含了“反省战争和侵略历史”的词句,但是,安倍谈话本身将日本帝国发动战争归结为西洋列强的东进,将20世纪初帝国主义浪潮作为日本军事法西斯化的借口。“安倍谈话”将日俄战争胜利视为日本帝国引领和解放亚洲的契机,这种论调本身就和战时宣扬的“解放东亚论”、“近代超克论”并无分别。首相发言中所体现的错误战争观并不仅是其个人对战前侵略扩张历史的意见与看法,而且还凝缩了近十年来逐渐保守化的日本主流社会对历史的模糊、错误认识。中国历来坚持铭记历史捍卫和平,而日本则在历史问题上始终呈现或回避模糊或扭曲否定的态度,而近期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就成为了双方在历史问题上产生冲突矛盾的焦点。

  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记忆文化遗产,是中国及全世界保存、铭记二战时期日本发动非人道屠杀惨案的重要方式,意在通过向全世界证实、呈现战时日本的侵略罪行,来教育和告诫人们避免再度出现类似的战争和屠杀惨剧。然而,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申遗成功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了日本举国上下对其的质疑和否定。《产经新闻》自10月9日起,就专门建立“中国单方面申遗成功,南京事件真伪尚待考证”的专题,至今日为止,几乎每天都有右倾化的学者和媒体人批判中国申遗乃是“政治利用”之举。包括安倍首相在内的日本政要,也对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表示批判,甚至以拒绝缴纳会费的方式来威胁联合国。为了缓和目前紧张关系而近期访日的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同包括安倍首相在内的政要会谈时,也面对了日方就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而提出的质询,他当面就否定了日方的错误言论。中日围绕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问题而产生的纠葛与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双方在历史问题上存在巨大鸿沟。

  在过去的十年之间,由中、日、韩进步学者组成的共同历史编写委员会已经编辑出版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在基于相互理解、相互对话的基础上还原、解读三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纠葛,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近来日本政府和部分民众呈现出否定历史事实的姿态,又在中日两国甚至是东亚构筑起一道巨大的屏障。日本言论NPO在近期表达出尊重舆论、基于舆论解决地区紧张关系的主张,而推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正需要日本以正确的舆论和态度去克服历史认识问题的鸿沟,相信即将召开的“北京—东京”论坛,能够本着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找到跨越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对话途径,以合作互惠、共赢互利的方式促进东亚长期的稳定与和平。

  瞿亮湘潭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日本史)教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