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让妇女之光点亮美好世界
张淑虹
//www.workercn.cn2016-03-08来源: 求是网
分享到:更多

  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民主和解放的节日。为了实现这一崇高而美好的理想,千百年来,人类走过了坎坷崎岖的道路。事实证明,尊重妇女,男女平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今天,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好,来自于为争取妇女权益不懈努力的前辈们,也来自于无数敢于改变个人命运,也甘于为家庭命运、国家命运发光发热的妇女们。

  戏谑而谈,两百多年前的曹雪芹即为一位男女平等的倡导者。他在《红楼梦》中写道“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陈情如此,大概是由衷地赞叹过女子的性情魅力,也真切地感受过女性的精神力量。于是我们记住了细腻纯真林黛玉,温厚练达的薛宝钗,快言快语的史湘云,温婉体贴的袭人,刚烈勇敢的晴雯……即便是刘姥姥,也以其淳朴知恩的农妇形象,成为大观园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部古典小说中,感受到女性身上特有的人性之光。

  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妇女应当追求对女人本性的弱化、对男人性格的趋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仍不能否认造物者的高明。男人如山,女人如水;男人深沉,女人温婉;男人果断,女人敏感。一男一女,合力为“人”,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同担人类使命。性别没有优劣,不同的性别,在人类社会中有着不同的担当,却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的平等,不是对女性品质的改造,而是对性别的尊重。

  妇女最重要的身份就是母亲。十月怀胎,生育小孩,鞠之育之,训之诲之,辛苦掺着骄傲,汗水灌溉着笑容。妇女,是封坛退鲊、教导陶侃为官清廉的母亲,是在儿子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母亲,是游子孟郊眼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亲,是巴金幼时深夜起床侍养春蚕的母亲,是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里平凡普通的母亲,是无数未曾被记下、一生无怨无悔的母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年离家,母亲仙逝,忆起童年时和母亲共度的短暂时光,季羡林先生夜半惊梦,老泪纵横,情至深处,写下“永久的悔”。对母性的依赖,对妇女的尊重,是人类难以磨灭的原始天性。

  妇女,也是妻子。“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著名女诗人舒婷在其诗篇《致橡树》中,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传达出多少女性追求灵魂平等,渴望人格尊重的共同心声。在一个现代家庭中,妇女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男性并肩而立。今天的妇女,依然会举案齐眉,依然会夫唱妇随,但在精神平等的二人世界中,爱的付出不再是对封建礼制的遵从,而是出自女性天生的细腻、善良和美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和真实诉求。

  “女人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作为母亲、作为妻子,妇女发挥着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的独特作用。对妇女的尊重,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的全球妇女峰会上指出:“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建国以来,在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下,更多妇女有机会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今天,我们更是放眼全球,让妇女的“半边天”呈现出越来越璀璨的光辉。从身患癌症带领村民致富的“最美村官”马怀兰,到带领中国女排实现大国梦想的“铁榔头”郎平,再到中国首位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妇女在各个行业领域,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瞩目。

  然而,在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消除重男轻女的愚昧思想,提高贫困女童的受教育机会,提供更平等的就业资源,共同抵制家庭暴力……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对妇女的尊重是不可违背的人类天性,对妇女的教育更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让妇女的潜能得到释放、才干得到展示、贡献得到认可,事关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惊蛰之后,万物复苏,时值“两会”召开,春风拂面。在这个美好的节气,为了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创造更加幸福的时代,我们突破进取,向所有人呼吁对妇女更多的尊重;我们也感恩珍惜,向所有妇女送出节日的祝福和真心的祝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