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江曾培:草坪应改封闭为开放
//www.workercn.cn2015-12-17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访校去年就制定了“草坪禁入”的规定。此事遭到不少师生反对,并引起社会热议。

  所以要“草坪禁入”,据说是为了保护草地不受破坏。草地与树木一样,是绿化家园所不可缺少的,对草地确实要有必要的保护。但是,如今在学校和城市各处大力发展草地,不仅是为了让人们远远地观赏,更是为人们增添心旷神怡的公共空间。大校校园的草坪应当任师生散步、健身、娱乐、闲坐、上课,充分发挥其作为公共空间的作用。据资料,中山大学校园的草坪达30 多万平方米,如果这么大的空间只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对大量优秀资源的浪费。试想,美国白宫内的草坪如果禁止人进入,一些重大活动不能在那里进行,白宫也会因此减色。

  对草地是要做必要的保护,需要提醒人们“小草也有生命,请你足下留青。”不过,白居易有句颂小草的名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命,也并非那么脆弱。国内外都有不少草坪,尽管任人踩踏,不是也仍然呈萋萋貎吗?内行者说,那是一种耐踩踏的草坪,用的是耐踩踏的狗牙根、马尼拉等草种,而不耐踩踏的是一种冷季性观赏草,绿色浓郁,但较娇嫩。从“中看也要中用”的角度考虑,似乎更宜于多建造些耐踩踏的草坪呢,而不采取“禁入草坪“的办法。

  对草坪是否采取“禁入”,关系草坪的封闭与开放,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园里也出现过类似问题。世博园区在最初设计时,部分地区的绿化完全可以做到封闭式,但考虑到栏杆和警示牌难免让人“望绿生畏”,不符合“和谐办博”的主旨,遂放弃了封闭的设想。但是,开园后确有一些草地上踏出了一条光秃秃的路。于是有人认为,“人草和谐”的风景只适宜于人流低密度地方,像世博园这样的大人流,草坪还是封闭为好。经过调查,有的草坪被“走出一条路”。是因为当地通道不便,世博园管理方据此改进设计,将交绿地草坪上由游客踩出来的“天然路”,铺上石板成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小路,方便游客行走。这样,开放式的草坪依然“青草无限意”,同时又“处处利人行”。人们说,,只有“以人为本”,就能“人草和谐”。这表明,草坪是应当向人们敝开胸怀的,只要坚持了以人为本,在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是可以化解的。

  据此,我以为,中山大学“禁入草坪”的规定,需要重新审视并加以改变,应当变“禁”为“放”,改封闭为开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