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陆文江:疫苗致命难道仅是偶合症
//www.workercn.cn2013-12-23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只有切实履行责任,全方位为公众安全谋划,才能撑起越来越有效的防护伞,不断化解疫苗风险。

    广东省疾控中心22日透露,11月至今,该省除深圳1例死亡病例外,还报告3例疑似接种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其中一例查实系重症肺炎致死,与疫苗无关。至此,近期共曝光7例接种康泰乙肝疫苗后死亡病例。12月20日,有关部委已叫停该公司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婴儿死亡原因正在调查中。乙肝疫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对于庞大的接种基数,这几个案例虽然属于个别现象,但对社会尤其是家长们心理的冲击还是不小,尤其是,个案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虽说疫苗本身具有一定风险,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但同一家公司的疫苗接连出事,且事后没有立即停用,这种反常现象到底如何解释?而且,死亡只是疫苗不良反应的极端情形,还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新闻所浮现的冰山一角,也折射出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某种焦虑。

    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到底有多少知情权?尽管调查还未有结论,但涉事企业已经表态,认定事故系偶合症事件,与疫苗本身无关。这种急于撇清的行为,即便是从维护企业利益的角度考量,也不见得高明而负责。一旦出了事,企业的自我检查、自证清白无疑在公信力上打了折扣,尤其在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急忙否认只会更令人生疑。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企业并不是第一次出问题。在前两年的新闻报道中,该企业生产的乙肝疫苗,曾让一些学生出现了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企业实际控制人投资生产的狂犬疫苗,也因造假嫌疑被国家药监局勒令停产整顿。有这些“前科”,企业怎么说,其实已不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有关部门展开客观公正的调查,用事实真相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近年来,婴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的案例并不鲜见,绝大多数都是在出生一个月之后注射疫苗发生死亡。在我国疫苗分类中,涉事疫苗属于第一类免费疫苗,一般由卫生部门负责招标、采购,疾控中心统一领取。这类疫苗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安全风险也不小,这必然对企业责任、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生产到注射再到事后监测,哪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通过对个案的解剖与反思,排查潜伏于疫苗中的安全隐患,是人们在担忧之外的强烈期盼。

    数据显示,涉事企业是国内较大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疫苗事件发生后,随着有关部门全面叫停使用,一些地方有替代疫苗,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类疫苗暂时断档、市民需自费打二类疫苗的现象。“疫苗缺口”的出现,同样也是一种警示。如果说确保疫苗质量是先手,那么完善救助和应急机制则是后手。只有切实履行责任,全方位为公众安全谋划,才能撑起越来越有效的防护伞,不断化解疫苗风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