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通讯录里的孩子”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酸?
杨朝清
//www.workercn.cn2017-09-26来源: 南方网
分享到:更多

  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唯独没想过瘫痪的老伴会掉到地上。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最后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了问题也和人家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9月25日《广州日报》)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许多子女都和父母山水相隔;当空巢老人需要子女的安慰、关心和帮助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并不知道父母的痛苦。为了追求更好的机会和资源,一些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异乡打拼。习惯报喜不报忧、不愿意让子女担心的空巢老人,即使生活得不如意、不快乐,也不愿意打扰“通讯录里的孩子”。

  为了少得病,各种健身器材都玩转了。

  “你爸躺在地上,你在通讯录里”,这样的无奈与悲情,引发了不少人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 在“老有所养”得到基本保障的格局下,空巢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子女足够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被父母需要的子女们,却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空巢又空心”的他们,犹如社会网络中孤立的节点,在无形之中被边缘化了。

  空巢老人有空巢老人的艰辛,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不容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许多年轻人都在用尽全力;受到时间、交通和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常回家看看”难以从梦想照进现实。即使心有牵挂,子女们也只能祈祷父母们健康平安;即使能够在春节、国庆长假实现合家团圆,空巢老人也不得不承受子女长时间、经常性的角色缺席。

  印度泰戈尔在诗里写道:“我们一次次地离开,是为了一次次地归来。”回家带有温暖的色调,它不仅是对“初心”的重新找寻,也意味着对更美好未来的再度憧憬。空巢老人“独自凄凉无人语”不仅需要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一些关爱与陪伴,也呼唤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重塑与更新。

  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车流与拥挤的人群,城市说到底也是一种陌生人社会;邻居“相见不相识,相遇两不知”的尴尬现实,让空巢老人也难以得到守望相助的社会支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社区养老方兴未艾,让空巢老人“空巢又空心”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在社区养老模式下,空巢老人虽然还是住在家中,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却由社区内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社区养老兼具居家养老和民营养老院的优点,克服和摒弃了二者的缺陷与不足。

  让老年人过上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晚年生活,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指数,也考验社会治理的智慧和能力。读懂“通讯录里的孩子”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既需要子女们多一些角色回归,也离不开养老模式的与时俱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