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缓解压力,何必要撕书?
郭嘉
//www.workercn.cn2016-05-31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高考前撕书、吼楼,不知何时成了很多高三学生庆祝毕业的另类盛典,甚至有的学校还组织这“最后一课”。据说,这样可以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轻装上阵,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来。作为一名大学生,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就是矫情,这种做法有些荒唐。

  高考压力确实很大,但再大也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是很多中学生本该过的一道坎。未来的日子里,还要过很多坎,比如买房、升职,还会遇到与高考相同甚至是更大的压力,来自心理的、经济的压力,不一而足。没听说哪一个买房了,就把过去的租住房给烧了,也没听说哪一个把升职前的办公室给砸了。学生们之所以出现撕书之类的过激行为,与一些社会舆论的误导和师长的娇惯有关。这些年,有人在攻击应试教育、高考制度,让一些高中生,这些自视为成人而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人,在心理上有了一些偏差,以为现在的学习就是为进大学找个“敲门砖”,以为辛苦学习没有必要,加剧了内心不愿学与行为非得学之间的矛盾。父母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往往在方方面面给开绿灯,家务活不用做,好吃的尽着吃,好穿的尽着穿。一些高中生由此产生了自以为与众不同的矫情。于是,当高考来临,撕书等所谓释压行为就出现了。

  心理学上讲的“破窗效应”、“从众心理”也可以解释撕书行为的泛滥。这种行为多了,有些内心本来不愿撕书的学生,也不得不加入这一行列。从这个角度看,厦门市教育局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高三年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通知》就有特别的意义。通知要求,各普通高中要严格规范管理,坚持正面引导,坚持正确的方式方法,科学开展高三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切实提高高考备考的心理疏导效果,杜绝简单地通过组织学生撕书、吼楼等形式宣泄压力。这个通知似当头棒喝,对于阻止学生的过激行为,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心理疏导想必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高中课本是进入知识殿堂的“蒙师”,岂能一到高考就撕毁?若说缓解压力,跑步、唱歌、郊游,请来心理医生做心理辅导,都比撕书吼楼有用得多,何必非要做出那种疯狂的举动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