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奖学金发肉可以有,关键看揩油否
梁江涛
//www.workercn.cn2016-02-29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更多

  有说法称,孔子设坛讲学,弟子敬之以“束脩”,就是十条干肉。浙江温岭一中学的开学典礼也用到了肉,不同的是,这些肉是学校奖励给45名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学校称是为了让家人分享孩子的喜悦。(2月28日北京青年报)

  文人治国的大宋一朝,有一开明皇帝真宗赵恒,写了一首《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赵恒若活在今世,定会加上一句:解馋不须挣酒钱,书自有红烧肉?

  所谓奖学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国家拿出现金奖励成绩好的学子,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发到被奖励者手中。温岭这所中学以发猪肉的方式取代直接发现金,有利有弊。利在让优秀的学生收获勤学的劳动成果,与亲人分享,大快朵颐,还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弊在不是每个孩子家都需要猪肉,奖学金被定格于猪肉,如有学生本想拿这笔钱买些文具或书籍等,这回计划就泡汤了。

  奖学金发肉可以有,关键看是否从中揩油。近些年,频现有学校利用食堂用餐、教辅材料进贷渠道、奖学金发放等机会从学生身上揩油的新闻。温岭这家中学用来当奖学金发的这些肉,都是食品公司统一配送的,一买就是三年。虽然这种做法家长“普遍表示接受”,不过人们还是要问,奖学金发肉的创意固然不错,但何至于每年都发,一发就是三年?何人决策,何人经手?价格如何?按照政策规定,上级拔给学校的奖学金是多少?买肉花了多少钱?享受到猪肉的除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无其他人?就是说,发肉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吃回扣的利益链条?

  依我看,奖学金发肉“接地气”,还需做好两门功课。一是公开透明;二是问计于利益相关者。学校应将奖学金的金额标准和评选方式公诸于众,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奖学金是怎么回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发多发少敞亮。更重要的,如果改为物质奖励形式,在发放兑现环节要事先征求获得者的意见和建议,到底是发猪肉还是发其他东西,以什么样的价格从何处进货等,都应放置于阳光之下。果如是,才能真正做到奖金变肉“接地气”,全家老少皆欢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