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朱昌俊:官员亲民不仅是个“技术活”
//www.workercn.cn2014-03-26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3月22日,辽宁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以普通机关干部的身份,参加了环卫工人体验日活动。在此事前一天,网友微博称,他在公交车上“遇见芬姐”,后者还给老人让了座。但有网友发现,在辽东网发布的一组照片中,很容易发现当时有相关负责人陪同,还有摄像师在一旁拍摄。(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也许是鉴于这则官员“偶遇”新闻的诸多破绽,不少人认为官员的“亲民”行动,至少从技术上而言,可以处理得更到位,比如照片的亮度更自然一点,比如官员扫街时也应和环卫工一样戴个口罩。就个案而言,它当然有其意义,但是,官员亲民从来不仅是个“技术活”。之所以会有“作秀”的嫌疑,关键还是在于其行为相对平常的履职表现具有太大的颠覆性。如此,民众有质疑,也就在所难免。如果本是有意策划,却偏偏要制造成“偶遇”,就更会适得其反。不乏论者指出,“第一次”被质疑没关系,经常性就不会了。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秀”注定不可能成为常态,也无必要,比如不可能让官员经常去扮演环卫工人。

    官员的亲民形象,到底怎么来塑造,确实是一个问题。以生活化的方式适时展现自己的亲民姿态当然也是一种方式,但官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其本职工作的表现。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官员的曝光度增加,神秘性进一步打破,民众对于官员的认识,就更不会仅仅停留在“零星一现”的“偶遇”之上,而更看重的是官员平时的履职表现和其施政行为。而官员所展示的亲民形象与其平时的本职工作表现反差越大,越会加剧民众对于官员“作秀”的质疑。

    当官员的具体施政能够公开、透明,及时回应民众诉求,其本身就能外化为一种亲民形象。这种背景下,再适时辅之以个人化的亲民细节,无疑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官员的自我形象展示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向公众展示自己的形象;但正因为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就越需要慎重,因为任何的“不真实”,都可能被放大和聚焦,继而甚至影响到对其整个施政作为的评价。

    怎样向民众展示自己的亲民一面,在当今越来越成为官员的一个必修课。官员有形象意识是好事,但切勿本末倒置。通过履职而换来的口碑与形象,才是任何“作秀”都换不来的。适时的形象展示,可以要,但注定只能是配角和作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