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制造业不能盲目扩大产能
周俊生
//www.workercn.cn2015-11-05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11月3日在上海开幕。本届展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内外工业高端制造的成果,特别是我国的2015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我国自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高精度VLBI引领嫦娥奔月以及刚刚下线的C919大型客机等在全球工业制造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的项目都在本届工博会上亮相,它们都是我国的科研机构和工业制造企业合作攻关,掌握了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结出的丰硕成果。

  中国是个工业制造大国,无论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现在的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的制造工业都对国民经济的积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制造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制造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的制造工业也有自己的弱点,主要就在于缺乏自主创新技术,导致工业制造虽然产值庞大,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

  产能的严重过剩,“人口红利”的消失,倒逼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经济转型。要从经济大国转身为经济强国,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要通过转型构建起我国的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为此,国家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因此,中国的制造工业必须坚决地摒弃以往那种盲目扩大产能的模式,而是集中精力攻克尖端科技,掌握一批自主创新技术。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勾画“十三五”发展蓝图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其中创新发展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本届工博会上展出的很多尖端项目,都是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所取得的成果。中国的工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目前,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定的下行,也使转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固然应该采用适当手段稳增长,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暂时出现的这种困难而乱了阵脚,简单地重启以往那种依赖投资扩张、货币超发保增长的旧模式,使经济转型半途而废。只要牢牢地抓住自主创新这个“拳头”,推动中国的工业制造走上新的台阶,中国就能够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突破,为中国经济建立起永续发展的新的平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