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金融反腐大网已经拉开
杨国英
//www.workercn.cn2015-11-05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金融反腐正在向纵深挺进———11月2日,两则重磅新闻在金融圈扩散,一则是私募大佬徐翔涉嫌内幕交易被带走调查,另一则是农行行长张云已被撤销党内职务、降为正处级干部。

  如果说此前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多人被查,缘于慷国家救市之慨从中渔利,其事态紧迫牵涉救市成效,不得不予以严查,那么,此次私募大佬徐翔被查,则是执法部门剑指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之沉疴旧疾,而农行行长的连降三级,则表明本轮金融反腐已从证券市场扩散至银行业,全覆盖式的金融反腐大网已经拉开。

  我们当然应该为当下的金融反腐叫好,乱象频出须出重拳整治。但是,相对金融反腐的阶段应急性,我国金融市场的制度构建,才是之于中长期可续发展更为重要的保障。

  客观而论,在我国金融市场渐进市场化的20多年间,伴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监管新命题,我国金融监管形式上也是与时俱进的,涉及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组织建制,也已经相对接近于成熟资本市场。

  但是,究其核心而言,我国金融市场之所以乱象频出,不在于形式上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而在于对投资者保护的欠缺以及执法力度的偏弱。

  我国金融市场制度构建的不到位,除了上述两点以外,之于当前金融创新所导致的监管真空而言,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架构,以及交易系统的技术支撑,均需进行调整和升级。

  以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架构为例,我国自1993年以来,就一直沿用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一行三会),这之于早期我国金融市场失序的格局而言,是合理和必要的,但是,最近几年,在我国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已明显偏向混业经营之下,我国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事实上应该与时俱进,逐渐转向混业金融监管模式。

  再以我国金融交易系统的技术支撑为例,此次海外高频交易者非法潜入A股市场牟取暴利案件的曝光,已经充分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交易系统亟需升级——刚刚被公安部侦破的伊世顿贸易公司期市操纵案,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其所采用的高频交易软件平均下单速度是每0.03秒一笔,而我国交易所的交易系统需要1秒钟才能产生2个数据包,两者之间IT运转速度如此天壤之别,天然地给不法机构留下了基于IT技术套利的空间,有效的跟踪监管根本无从谈起。

  之于当下而言,我们在期待全方位金融反腐尽快取得成效的同时,更希望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保护和执法力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只有制度构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才有望形成常态化,与此同时,针对新一轮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监管真空,我们亦应与时俱进,尽快调整监管架构,并升级交易系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