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公车拍卖”要破除“作秀”表象
//www.workercn.cn2014-02-2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公车拍卖”要破除“作秀”表象

本网评论员 文舟

  据2月26日新华网消息,从中央印发条例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迟滞不前的情况正在好转,“车轮上的铺张”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沉疴已久的公车浪费、车轮腐败问题,在新一轮治理又面临新的问题,国有资产如何卖得合理,改革程序不够公开、拍卖流程不够完善,个别地方的“应付式改革”亟待纠偏补漏。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

  在“公车上的铺张”的背后,公务用车正逐渐被异化为权力象征。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超编配车、超标购车和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公车私用、违章驾车的现象屡禁不止,加之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严,导致公车问题始终遭受百姓诟病。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的第五章第25条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这反映了中央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代表了中央杜绝公车滥用的坚定决心。据《财经国家周刊》披露: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已完成初稿,对地方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已有雏形。

  在中央的严厉要求和百姓的急切期盼下,各地方、各部门已经开始有所行动,2014年初,五粮液集团落下国有企业公车拍卖的“第一槌”;沈阳大东区首批拍卖121辆公车;一些地方公车司机开始辞职改行……这些现象是可喜的,说明公车改革被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了。

  特别是“公车拍卖”的出现,被看做是削减公车数量,降低公车消费的务实之举。

  但是,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车拍卖”的弊端随之被曝光,比如:拍卖过程涉嫌暗箱操作;内部人员低价购买公车;公车被拍卖前缺乏保养……导致国有资产变相流失。甚至,因为取消公车,有些领导高额领取车补,主动找利益关系单位“借车”用,单独占据单位用车……严重异化了中央车改的初衷,使好政策在落实中被“改了样,走了形”,削弱了改革的成果。

  2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诚然,公车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对 “公车拍卖”中产生的各种弊端没有必要过度焦虑,正是因为它正在、或即将触碰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才导致它遭遇阻力。

  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纠偏补漏 “应付式改革”,防止公车改革陷入“越改越多、越改越乱”的困境,即破除目前的“公车拍卖”的“作秀”表象。

  具体而言,一是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下决心根除公车滥用的滋生空间,严肃对待“公车拍卖”;二是坚决贯彻中央的有关规定,严格核定公车数量,按照标准拍卖公车;三是“放下权力,让市场的归市场”,主动联系专业的二手车市场和拍卖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公车资源的有效配置;四是欢迎舆论监督的介入,将拍卖过程公开化,打消百姓的疑虑,努力使好的举措有好的反馈。

  其实,杜绝“公车拍卖”的“作秀”表象,解决“做实”的问题并不难,难在曾经的公车使用者是否有决心放弃本不是属于自己的、法定的公车福利,摒弃惯有的特权意识,这需要上级单位的监管与社会舆论的监督形成合力,帮助新一轮的公车改革顺利迈过“深水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