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又遇毒跑道伤人? 有关部门醒醒
程振伟
//www.workercn.cn2016-06-06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更多

  近日,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多位家长反映,孩子出现了流鼻血症状,怀疑因学校修缮操场引起。下午,该校部分家长在西城区教委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门口聚集,要求加入针对该校“毒操场”的检测工作中,共同寻找适合的第三方检测单位。(6月3日未来网)

  对中小学校而言,校园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孩子健康安全成长环境的前提,再好的教学质量、升学率都是扯淡。而近年来,“毒跑道”事件屡屡见诸公众视角,社会对这些看起来光鲜其实成了孩子“健康杀手”的伪次跑道痛心疾首,而最坐立不安的肯定是身受其害的家长。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的家长们实在让人同情。这个疑似“毒跑道”于去年暑假铺就,暑假后的秋学期正式使用,当时就有异味,但因为温度不高“尚可忍受”。今年5月28号及29号,学校在操场上喷涂了一种名为“绿草地”硅pu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的“治标功能”是祛除异味,但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无法治本,六一后,孩子们疑似“集体中毒”,家长们为此建了微信群,要求教育局和学校给个说法。

  继去年引起群愤的“毒跑道”事件后,“毒跑道”再现江湖,究竟谁之过?

  首善之地北京疑似毒跑道,照以往失态发展,这个跑道肯定“检测合格”。但我们要问,这个检测标准是否“最高标准”?其实中国现有校园塑胶跑道“没有统一标准”,如果有标准依据的也无非是体育场馆标准,但对附近空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难有标准”。

  正是标准模糊,导致之前毒跑道事件发生时屡屡上升为公共安全事件,等舆情平息“大多不了了之”。

  其实塑胶跑道因其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必须执行“最高检测标准”,每每家长维权时校方出示的“检测合格”没有多大说服力,因为“可能执行的是最低标准”,而且其中“模糊可操作空间太多”,而如果本着为学生健康安全负责、对任何健康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哪怕闻到一丝异味都要“立即启动应急措施”,而不是白云路分校的“涂香水”。

  鼻子闻到异味就是现成的报警,想着捂盖子自欺欺人,学生大面积出现症状,学校在学生健康安全上的有意忽视实让人难以接受。

  六一刚过,就发生如此严重的校园安全事件,不知有关部门对这个六一节的礼物有何感想?学生的生命安全什么时候才能被真正重视起来?学生不是检测跑道安全的人肉检测器。一发生这样的事,无论是家长还是媒体,都处于十分恐慌和万分着急的状态,但学校似乎是最不着急的一个,学生安全不能沦为空谈。

  白云路小学疑似“毒跑道”事件的发生脉络,再次给校园安全事件敲了个警钟。校园安全不仅是一发生就众人皆知的显性问题,还有开始时容易被选择性漠视的隐性问题。但凡家长建起了维权微信群,媒体全面跟进,大都有主管部门和学校之前的“捂盖子”。对去年媒体频频报道的校园毒跑道事件,教育部有规定,“立即暂停使用有质疑场地”,而白云路小学的塑胶跑道刚刚施工完成就有异味,何以到现在上升为实质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才采取紧急趋势?

  校园安全应该是预防性、预判性思维和措施为主,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毒跑道因为其隐性的健康隐患,只能“疑似时就要采取假定真有的紧急措施”,当地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校园安全上的迟钝和大意,难让家长和公众满意。

  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毒跑道”事件频频发生,学校动辄以“检测合格”作挡箭牌,以往事件证明“检测合格”不等于“对孩子健康无害”,校园塑胶跑道能不能专门制定一个更加严格的标准?教育部能否在塑胶跑道问题上出台一个“标准化处理办法”?

  这样类似事件发生时各方少些扯皮而与此同时受害孩子能得到最快最有利的对待。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是该反思主要抓显性安全问题、预判性预防性办法太少、出问题时以堵为主的校园安全管理老办法了。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教育肯定要“依法治教”。

  校园毒跑道屡屡导致“集体中毒”,已然是公共安全事件,而责任方显然构成公共安全罪,而以往大多是舆情平息后几乎没有实质性惩戒措施跟进,那么相关法律能否对类似毒跑道校安事件更加严厉,让无视下一代健康安全者付出高昂代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