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见不得老百姓穷”是共产党人博大情怀
雷钟哲
//www.workercn.cn2016-06-15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35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6月13日《人民日报》)

  在中华沃土上,在太行深山里,又一个时代楷模光芒四射。与其他先进模范稍有不同,他还是位大学教授,而这个教授在农民眼里,是个“最不像教授”的教授。但是,这不影响他在乡亲们心中“科技财神”“农民教授”的地位。而李保国本人一生感到最为“过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为此,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农民朋友的,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位大学教授,为什么能一年四季扑进深山,为农民脱贫致富呕心沥血?因为他有不同一般的宽广情怀。他说,太行山老百姓为我国革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干几件实事。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最“见不得老百姓穷”。正是这种情怀,才使他35年来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

  见不得别人米汤起皮,见不得别人吃个白馍,这是某些人一种司空见惯的心态。其实,这种心理是占有欲无限膨胀的表现,跟共产党人的情怀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是马克思主义旗帜上一个独特的最为显著的标志。

  看看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中那些为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看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代表,无一不具有这样的情怀。就像李保国,他不是没有个人致富的能力。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他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上述情怀,就是这类行为的最好诠释。

  李保国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不顾身患疾病,始终冲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身后,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这就是永远矗立的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