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巡查问题整改岂能只图“销账”?
敖思明
//www.workercn.cn2016-04-18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2015年安徽省委第八巡视组在某地巡视即将结束时,收到一封反映当地某局负责人生活作风方面问题的群众来信,情况较为具体。在初次移交地方核查时,被巡视单位汇报,包括该问题线索在内的多件线索均被查否。巡视组经过分析,严肃指出存在问题,要求重查。经过地方进行调查,发现举报属实,涉事人还牵涉其他问题,由此被依纪查处,并移送司法机关。(4月1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该起举报信的处理情况,从结果来看,本该十分简单,没想到却一波三折。作为一封内容详实的举报信,虽是匿名举报,在巡视组交由地方初核时,应对线索逐条摸排,没想到地方却敷衍应对,意图蒙混过关。被巡视组发现问题,要求重查后,却仿佛开悟了,一下子就找到了破题的办法,并根据查实的证据依法对当事人给予惩处。对此两次线索核查,不难发现,当地不是发现不了问题,或侦查手段落伍,而是只图“销账”,置民心于一旁。

  对于信访,一般高度重视实名举报,对匿名举报视情况而定。后者如果模糊不清,难以核查,草草了事也是在所难免。但如果线索明确,就要一查到底,促进作风整改,问题解决,让群众满意。生活作风问题看似不易取证,查实较为困难,实际上结合现有科技手段,根本只是小问题而已,只看工作用心与否,二次核查出问题就是明证。试问若非态度是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初核结论怎会如此草率?若非巡视组较真,被举报人员岂不是依旧逍遥快活?若非二次核查得实,群众会怎么看待党委政府?至少一顶官官相护的帽子就跑不了。该地如此作为,分明是不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实为不作为、乱作为,必须加以切实问责,方能形成“提神醒脑”的持续震慑效果。

  众多落马贪官的忏悔录,充分证实了“严管才是厚爱,治病才能救人”的硬道理。中纪委也从上往下,刮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大风,但一些地方明面积极响应,底下纹丝不动。即使巡视组拿着鞭子在后猛抽,依旧装傻充愣。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破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让切实问责成了少数派、个别人,或柿子捡软的捏。再次说明“四风”问题在地方是树倒根存,“打虎拍蝇”行动还不到“马放南山,刀兵入库”的时候。只有进一步加强巡视,以更加严谨、细致、顶真的态度,才能促地方打掉“保护主义”,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到位,而不是只为了得出一个“结论”。

  作风是生产力,作风是凝聚力,作风是战斗力。大多数举报信都包含着群众对公平、公正的深切期盼,除了巡视组要对问题紧盯不放、跟踪督办、适时检查,必要时进行“回头看”,杀“回马枪”外,地方对信访反映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决不能让巡查结果成“夹生饭”。只图“销账”的做法,虽然能带来一时安逸,但失去的却是民心。如此简单的一笔账,从政者必须好好算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