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王 捷:“在窑洞里办公”诠释为官境界
//www.workercn.cn2015-11-18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更多

  不久前,记者赴陕北佳县调研红枣产业。去县委采访负责领导时,一看到门脸儿,吃了一惊,立刻想到两个字:“寒碜”。状似窑洞圆拱造型的简易门脸儿,乍一看,和印象中的“县委大门”怎么也不搭界。走进院子转一圈才发现,何止是门脸儿,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窑洞县委”。佳县县委的各个部门都在这土石结构的窑洞里办公,总共3排。(11月17日《人民日报》)

  这年头还有“窑洞县委”,的确出人意料,也具有难能可贵的价值样本。

  首先,坚守了可贵的民本价值理念。县委40年如一日坚持在窑洞里办公,毫无疑问地继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宗旨和价值理念。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摆在最高的位子,敬畏民意,爱惜民力,并以此来鞭策、鼓励、提醒自己,才能做到40余年如一日不动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念头。这种“以民为重”、把人民群众的评价看得比什么都重的执政理念正是人民群众所欣慰和打心里敬佩的,也是拉近与群众距离的“神技”,相信40余年如一日坚持在窑洞办公的县委领导必定获得民众更多点赞。

  其次,守住了不搞特权的为官境界和可贵操守。县委在窑洞办公,也的确够“寒碜”的,就此而言,如果县委决定要修建办公楼,没有人会反对,即使反对也没有用。但是,佳县县委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先满足民生——建学校、便民服务中心、养老院……这种有钱先紧着民生事业的价值排序是一种可贵的“为官境界”。揆诸现实,不少地方有钱先建豪华办公大楼,面对舆论质疑,有的人大言不惭的说“怕影响地方形象”“不利于招商引资”,这摆明了是狡辩。那么同样是“县官”,做官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第三,顶住和革除了功利、浮躁的风气。这是一个功利、浮躁的社会,追求名利不择手段仿佛如幽灵一般出没。就城市主政者而言,不少人不是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而是把“经营城市”当成大干快上、书写政绩的制胜法宝,每到一地都要以“大手笔”搞“大拆大建”,折腾城市。通常先从办公大楼“开刀”,或修建豪华办公大楼,使之成为当地的“地标”,或搬迁行政中心,然后在周边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拉动土地升值溢价,赚取土地收益,称之为曰“土地财政”,与此同时,抬高房价,吹起楼市泡沫,掀起了一股新的“浮夸风”。

  第四,摒弃了图享受的“团体私利”。县委办公条件差,部分干部往往有怨言,并会影响领导个人的评价。而修建办公楼不是为“一把手”个人谋利,而是“团体私利”,很容易获得广大干部的支持。这也是很多地方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原因之一。佳县县委却能舍弃这种“团体私利”,不优先改善办公条件,既需要做干部的工作,又需要有不被少数干部的抱怨所影响的定力。这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窑洞县委”看起来“寒碜”,办起公来不舒坦,但老百姓看到了为官者的操守和境界,内心特别感动和敬畏,这对维护良好的干部形象和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值得那些动辄修建豪华办公大楼的主政者反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