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废弃机井管理 不能总是空白
工人日报—中工网 赵昂
//www.workercn.cn2018-04-2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4月18日早上,山东省安丘市一名5岁男童,因坠落机井,成功救出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而在此之前,救援人员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夜的努力, 救援时间长达14个小时。这一坠落机井事件并非孤例,从2013年至今,媒体公开报道过的坠井事件,仅山东一省就有30多例,相当一部分坠井者是留守儿童,其余是老人和妇女,而该省机井数量约有110万眼,每年都有新建和淘汰。

  在“空心化”的农村,缺少年轻壮劳力,留守儿童疏于管理,很容易误入田间枯井。儿童所坠枯井,往往直径只有几十公分,成年人无法进入井中,往往只能采取另挖一口井的办法救援。但是,废弃机井多位于乡僻之地,大型设备有限,救援力量不足,一些废弃机井年久失修,救援过程中很容易坍塌,加之儿童体质脆弱,自救能力不足,发生悲剧就不难想象了。

  事实上,每一口机井,在钻井之初,都是有出资方和施工方的,不管是村集体、乡镇还是农林水利相关部门,大部分机井是用于农田灌溉。随着耕地减少,加之地下水位下降,失去灌溉作用的机井自然被废弃,但是,废弃后的机井究竟该由谁来管理,是村集体、乡镇,还是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国土部门、建设部门,并无相应规定,很多部门只负责打井,打井之后的安全监管工作却并不重视。相当数量的机井废弃多年后,早已无人记得当初的机井建设方和受益方姓甚名谁了,监管更无从谈起。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机井的最初建设方涉及诸多单位,农田里到底有多少废弃机井,分布在哪里,究竟多宽多深,相关部门并无详细资料,旁边立个安全告示都无从谈起。这不仅让儿童坠井防不胜防,也增加了事件发生后的救援难度。而在悲剧发生之后,由于找不到责任方,事故责任追究和认定也存在困难。

  废弃机井的管理规定不能总是空白,废弃机井的状态也不能总是一笔“糊涂账”。事实上,已经有地方政府在废弃管理机井方面做出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做法,比如确定废弃机井的主管部门以及相应安全责任人员,对正在使用的机井采取“谁受益谁负责”的办法,将全部机井查找完毕后纳入统一管理,设置警示牌等安全设施,对于能够填埋的废气机井进行填埋,不能填埋的封住井口。这些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