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体味两个“违反规则”案例不同结果的深意
兰海燕
//www.workercn.cn2017-06-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从媒体上看到两个“违反规则”的案例,一个倡导对认错者奖励,一个称赞对违规者除名,一时颇感疑惑。细思之,最终体味了不同选择的缘由。

  据报道,一家科创机构为了减少试验过程中的失误,建立了“认错奖励机制”,让员工出现错误时不捂不盖,能够及时纠正偏差,由此确保每个试验数据真实有效。而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案例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违反规定从图书馆偷偷带走了一本珍藏的图书,不料遇到图书馆失火,他带走的书因成了孤本而价值连城。但这名学生并没有贪占,而是找到校长认错并把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在感谢他的同时,依规将其开除。

  企业通常以考核为手段、以错误为依据对员工工作失误进行处罚,这原本无可厚非,但也使一部分人产生了爱惜面子、怕捅娄子的负面心理,进而不去创新也不犯错误,或者在出现错误的第一时间不是想如何纠正,而是考虑如何“遮羞”。这不仅带来严重隐患甚至事故,久之还使其创新力消失殆尽。“认错奖励机制”,恰恰鼓励员工在形成严谨自律习惯的同时,养成勇于担当、敢于尝试的品格,而此也正适应了创新创造的时代氛围。在“AI+”时代,此种鼓励尤显珍贵。

  5月27日,阿尔法狗毫无悬念地战胜了人类顶级围棋棋手,相关研究者进一步称“要将阿尔法狗与医疗和机器人进行结合”。随着机器人写出的诗集、创作的歌曲、基于人工智能(AI)开发的无人驾驶技术的问世,以及其将在教学、医疗、家庭等领域展现的巨大作为,其发展态势不断震惊着世人,以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预言:“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一个个服务领域的突破,正使业内巨头们从“移动优先”向“AI优先”转移,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向“AI+”进行转变。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人工智能要取得狂飙突进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至少,需要鼓励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误宽容失败,形成多种创新要素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而“热带雨林式生态环境”恰恰具备了这些特质。在硅谷创造的这种生态中,其共生者只有一个目的,即推动干事创业、推动干成事创成业。

  任何创新创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经历挫折、困苦。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没有人会去揪你的小辫子,也没人会对贬损谁感兴趣,而是在竞争合作中使创新要素顺畅涌动,创新氛围多样共生。我们正可以借鉴并进一步推动完善此种生态环境,倡导如前文所述的“认错奖励机制”,让人们少一些思想包袱、多一些冒险担当;让“体制内”的海量资源、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容错机制让大家敢吃螃蟹。而这种机制与氛围,也会使政府部门在风险分担、降低税负、资金募集、股权交易等政策领域加大创新力度,助力草根创业者起飞。

  当然,“热带雨林式生态环境”绝不等同于丛林法则。这正如1764年那名学生被开除后,哈佛大学所阐述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让道德或者其他一切事物看守哈佛更为有效。这就是说,我们既要强调创新创造所需要的宽松的生态环境,创造创新主体多样共生、创新要素通畅流动的生态氛围,又要强调制度与规则,即不能无规则、无底线地损人利己,泛达尔文式的弱肉强食。诚信、公平、自由流动、市场与法律边界,对这些已经成文的规则、信仰,即人类文明进程中已经达到的共识,要像珍视眼睛一样地去珍视。对违反者依律严惩、依规“除名”,同样是保持生态良好所不容突破的底线。

  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讲好创新过程中“对认错者奖励”的容错故事;摈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思维,对“违规者”敢于除名勇于说不,如是,则“AI+”将春天般向人们款款走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