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农村“妻荒”背后的“伪市场”
毕晓哲
//www.workercn.cn2016-02-15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记者在甘肃省靖远县农村老家过春节,也跟了几场亲事(甘肃农村将娶媳妇称为“亲事”)。交谈中记者发现,如今农村婚事已经成为村民的沉重负担,这种负担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昂贵的彩礼,一方面是凸显的“妻荒”。在靖远县的多个村庄,记者听到了和李阳一样的反映。(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发现的所谓“妻荒”,只是一些边远贫困农村的“冰山一角”。农村男青年择偶难早在多年前就存在,而且随着农村女孩子的日益稀缺,无论是彩礼还是“妻荒”都在呈放大之势,不仅在甘肃一些地方农村,在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等一些省份边远农村,同样大量存在“妻荒”现象。表面上,多数农村出现的“妻荒”源于农村女性资源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女性在学校毕业后在城市就业谋生,不再希望回到落后的欠发达的农村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农村出现女性资源向城市“流动”的“妻荒”只是问题的表象。

  对于一些农村出现“妻荒”,一些人用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解读。农村相对落后,社会保障不健全,生活条件较差,“见过市面”的农村女孩子骨子里已不再将农村当成归宿,总体上导致农村青年女性资源稀缺,从价值和价格规律分析,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彩礼日益攀高,甚至某些农村男性村民攒了“60万元老婆本”也娶不到妻子,这或与“供应与需求”的市场规律相吻合。然而,农村“妻荒”绝不像“市场”那样简单。如果“价高者得”,为何一些有钱也不穷的农村男青年仍然打光棍?如果说将“娶妻”当成市场行为,又为何解释一些青年女性为某一名心爱的农村男性抛家舍业一同到农村创业?当然,日前媒体报道的某上海女和男友到江西农村后,吃到第一顿饭就立马告吹、连夜返回上海的例子或能说明一种现象,但总体上仍只是一个特例。在爱情与婚姻这一亘古以来的话题中,无法离开物质看待婚姻,但更不应该否认婚恋情感、婚姻习俗观念和外界舆论评价的巨大影响。

  农村“妻荒”实际上是一个“伪市场”。它是包裹着“市场”外表的社会发展的特殊现象,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有关,与我国长期存在并未根本解决的城乡差距有关,更与新的时代公民择偶观念摆脱传统、更多体现自我息息相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用此形容比较贴切,同样可以用于“妻荒”背后的女性择偶心理上,但城市为何多年来始终属于女性青年向往的“高处”?而广大农村为何始终“留不住”女性青年?这不仅仅有“市场”所谓的的选择,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包含有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有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农村的“长期落伍”。几年前一则新闻显示,在北京和河北交界地有两个村,两村仅一街之隔,属于河北管辖的村庄的老人一个月低保金仅260元,而仅几米之隔的位于北京的这个村庄的老人月可以领取养老金1500元余元。经济收入直接决定生活品质,还直接决定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尊严”,同等情况下某一名女性会嫁到哪个村不言自明。

  我们抛开“市场”考虑和品量,农村“妻荒”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仅仅看到“市场需求”这一表象,是会被引入歧途的。农村青年娶妻难,本质上是城乡鸿沟,但造成城乡巨大落差和鸿沟的根源在于,多年来我们关注和解决的农村问题并不多,或者说解决的和关注的远远不够

  “农村安则天下安”,我国最广大的地域属于农村,我国有8亿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的生活幸福程度不仅关系广大农村本身的繁荣与繁衍,更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妻荒”不应该在听之任之,不应该像调控市场那样完全交给“市场”,应该从国家和政策层面进行干预和调控。一者,将更多的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发挥广大农村的资源优势,科学利用旅游、种养殖等等优势资源,让农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真正提升;二者,要纠正“城镇化就是扩大城镇规模”的误区。真正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获得城市户籍”更应该是农民的真正“市民化”,让进城的农民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让不离乡在农村创业的村民获得市民一样的生活品质和城市保障;三者,要加强对农村教育投入,大力开展科学技能和知识培训,让“文化”改变落后农村的面貌同样是根本之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