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靠公款支持的演艺市场还能撑多久
//www.workercn.cn2014-06-17来源: 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陶小莫 漫画

    在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出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后,央视主动取消了有着13年辉煌历史的金牌节目《同一首歌》的播出,背后主要原因是《同一首歌》演出支出巨大,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节俭令颁布两年来,演出市场两极分化严重。那些高度市场化的公司,因为从来靠无可靠,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当年那些靠政府买单的大型企业或团体包场,演出邀约多得接都接不过来的公司,开始在愁怎样保持演出量,怎样保证员工的工资。这其中,不乏多个“中”字头演出团体及大型交响乐团。他们身后,一批小演出公司轰然倒闭,老板们琢磨怎样转行。(6月16日《京华时报》)

    用公款烧钱的《同一首歌》,再也不能“烧”下去了

    有报道称,演出一场《同一首歌》支出超过700万元,如此巨大的开支,让《同一首歌》不是在演节目,而是在烧钱。一场演出支出超700万元,显然不是一般有钱人所能烧得起的,那么,是谁在犯傻,是谁在背后出钱干这样的傻事呢?2008年《三联生活周刊》以详细的数字披露了《同一首歌》高达千万的举办费用,指出这个费用不是一般演出商所能承担的,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大型国企埋单。原来,《同一首歌》是在用公款唱歌!难怪《同一首歌》频频走到各地去唱,原来是到地方“吸金”去了;难怪中央节俭令一出,《同一首歌》便寿终正寝,在中央严令制止豪华铺张的大环境下,如此烧钱的《同一首歌》还能继续办下去吗?即使央视不主动停办,《同一首歌》估计也很难再“唱”下去了,因为在节俭的大环境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虽然有用公款唱《同一首歌》的心,但已经没有了那个胆。哪个官员再会用乌纱帽冒险用公款去唱《同一首歌》?因为一场演出被查处,对于官员来说,太不值了!因此,靠地方政府支撑、靠公款烧钱的《同一首歌》,肯定是“唱”不下去了。

    中央节俭办晚会通知下达后,“起码已有上万家企业倒闭或者停业”,这一数据也凸显了咱们的政府官员以前喜欢公款“唱”歌的这一现实,由此看来,中央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来得真是太及时,也太有必要了!(池墨)

    对传播先进文化的好作品,就该多些“公款倾斜”

    《同一首歌》由央视组织,虽然仍属于一种市场性质的演出活动,和其他类文艺演出一样带有娱乐性,但《同一首歌》更多的带有公共和公益性质,从历年来《同一首歌》的演出内容就可以得出结论。譬如:2005年4月《同一首歌》组织环保大行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型演唱会;2006年5月《同一首歌》组织红十字会“博爱情”大型演唱会;2007年6月《同一首歌》六一特别节目,“爱的行动”走进北京儿童医院慰问白血病儿童……这些《同一首歌》组织演出的“内容”只是其中片段,但已经足以说明《同一首歌》与民间演出团体自行组织的演出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同一首歌》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同一首歌》除具有娱乐功能之外,还更多的带有国家舆论宣传导向功能,向社会释放精神正能量的责任,这也是《同一首歌》区别于赢利性演出团体的核心所在。带有公共和公益性质的演出活动,理论上应该由政府或公款“买单”,这没有什么不妥。

    我们还应该看到,《同一首歌》承载更多的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它慰问演出的对象,要么是贫困农村村民,要么是工厂一线工人,要么就是奋战在一线的消防官兵和解放军战士等;它演出的地点从不“挑剔”,往往长期奔波在“一线”,甚至在某某边远山村搭个“草台子”就可以风雨无阻开演,这些正是以牟利为目标的演出团体所不具备的。赢利为目的的演出单位“不想去的地方”、“不想演出的人群”,如贫困山村、最贫苦的百姓,边防哨所等地方,恰恰是文化传播的“盲区”,《同一首歌》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填补“盲区”的作用,地方政府适当给予支持甚至为此支付一定的演出费用也就是必要的了。

    当然,用公款支持《同一首歌》并不是无所限制,如果《同一首歌》之类的演出活动与公益无关、与政府宣传导向责任无关,是不应该用公款的。另外,针对《同一首歌》这样的演出活动,适当予以公款扶持也有助于培养其市场竞争底气,因为《同一首歌》的受众群体不同,观赏人群消费能力可能相对较低,在“市场”初期是需要一定的财政财力帮扶和支持的。《同一首歌》去年因种种原因被叫停,但《同一首歌》的市场需求仍在,其生命力仍在,政府有必要充分发掘“官办”公益演出模式的长处,多一些带“公”字的此类演唱会未必不可。(毕晓哲)

    患“行政依赖症”的演艺经营,其完结是市场化的必然

    过度依赖于行政因素,注定只是一种“注血”式的经营策略,从而缺乏了“造血”功能,导致经营理念陷入死水中,这无疑是不具有稳定性的。“行政依赖症”面前,演出公司背靠行政力量大树,必然缺乏创新性意识也缺乏忧患意识,从而让演出水平和质量大打折扣。正如某位演出公司负责人所言,类似《同一首歌》的“不少歌舞晚会多年无创新,都是找个名人,加个伴舞,找几个老歌改改,荡几个秋千搞几个装置,这样演出的邀请都接不过来。”

    坦白而言,当前的禁令让演出行业面临寒冬,也并非坏事。对于从业人员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摒弃“行政依赖症”,在市场化程度上多下功夫。不管是在创新意识方面,还是在演出水平方面,都需要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对经营理念进行根本性转型。在这方面,市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演出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更多的特色,从而增加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唯有如此,才能找到破题的关键所在,真正迈过当前横亘在面前的这道坎。

    说到底,经营理念不转变,发展必然会面临障碍和瓶颈,适应外部环境,才能分到演出市场的一块“蛋糕”。在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面前,演出公司还是要尽快转变角色,毕竟之前的“风光”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刘建国)

    离开公款支撑,演出市场会更加健康

    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虽然很“繁荣”,但却充满了虚假,因为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却只被少数人享受,早就被老百姓诟病。当然,公款支撑的绝不只是演出市场,包括餐饮业等等。虽然离开公款支撑,会有阵痛,但等到适应了,不难发现,离开公款支撑的市场才更像“市场”,才更健康。演出市场也是如此。

    用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会让那些擅长与公款消费的单位打好关系的演出商如鱼得水,只要和相关领导搞好“关系”,赚钱根本不是问题。报道中,一位演出商,短短几年功夫,就赚得钵满盆溢。而其赚钱的诀窍就是抓住政府和国企这两个大金主。而演出的生意好,并不取决于演出的水平,而是和领导的关系,因为花的是公款,相关领导并不吝啬,只要能够请得动明星,钱根本不在乎,因此,也就衍生“熊抱”之类的笑谈。

    去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提出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这个通知被业内称为“节俭令”。其实以前就出台过不少禁令,但并没有真正发生作用。显然,这次的禁令是动真格的,真正让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受到影响。今年4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13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称去年我国演出市场总经济规模为463.00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9.0%.

    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的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赚钱很容易。像《同一首歌》的演出费达到700万人民币,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支付。习惯于靠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极不健康,不会想着如何迎合观众,不会想着如何提高演技,更不会想着如何创新。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整个演出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离开公款支撑的演出市场更健康,这正是老百姓最想拥有的。(王军荣)

    让文艺真正回归市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表面看,前些年各种庆典争奇斗艳,各种晚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火爆场面,是演艺市场的春天。然而,这种公款催生的火爆,就如同6124点时的中国股市,一泻千里只是时间问题。试想,观众大多是主办单位请来的,如何谈得上演艺市场的培育?演出形式、内容严重“老化”,找个名人,加个伴舞,就敢登场亮相,经常看谁不会烦?这种繁荣怎么可能持续?靠公款消费撑不起演艺市场的春天。

    事实上,靠公款消费支撑演艺市场,是伪市场化改革的产物。随着国内艺术表演团体改制的深入,国有演出社团虽开始市场化转身,但背后依然靠政府输血度日。只不过是财政拨款,变成演艺服务费而已。“节俭令”的出台,虽然带来阵痛,却有利于挤掉艺术虚假繁荣的水分,斩断艺术团体改制后的藕断丝连,让文艺真正回归市场,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其实,目前我国演艺市场的寒冬,只是供需关系错位的产物。大多数演出团队紧盯着晚会、庆典等高端消费不放,而在农村、中小城市市场,却无人问津。演艺团队,只要能够俯下身子,盯住市场,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走出寒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相信抛开公款消费羁绊的艺术团体,一定能够通过与市场的同频共振,真正拥抱演艺市场的春天。(薛家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