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郑州日报:清除戾气是人们共同的渴望
//www.workercn.cn2014-06-18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请先看一组镜头:

    一辆违规行驶的蓝色无牌轿车,殴打一位河北石家庄游11路公交车司机。

    徐州市民陈女士带着孩子从小区地下室取车外出刷卡动作较慢,引来后面黑色轿车上一名男子的辱骂,并先后四次猛扇陈女士脸部,三次将其打倒在地。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左旗交警在敕勒川大街对一无牌照轿车检查,车主下车推开交警后又上车。交警伸手控制方向盘,车主却下车殴打交警。

    这是《焦点访谈》曾播出的“除戾气、正风气”节目中,曝光的几个戾气十足的事件。这些人暴戾恣睢,横行霸道,既没素质又缺公德,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义愤,纷纷疾呼:这种暴戾之气应该严惩,这样的不良社会风气必须遏止!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不打人、不骂人”,这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文明礼貌道理,这些成年人却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心里戾气太重,在大庭广众一遇到比芝麻绿豆粒还小的事儿,像爆竹的脾气——一点就炸,无理也要争个高低。这些人的戾气行为,严重污染和败坏了社会风气。如果让这些假恶丑的戾气泛滥,综合国力难以强大,文明程度难以提高,更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戾气不除,焉能正风?戾气是一种不良的社会心理病态,戾气不除,将会影响社会风气,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对这些严重影响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戾气,必须毫不留情地加以抨击,让暴戾之气无处藏身。

    当前,我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弘扬正气,清除戾气,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那些人靠撒泼耍横占据上风的与人相处方式,会造成人人自危。因此,抵制戾气,弘扬正气,倡导优良风气,建设美好家园,应成为大家的共识。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心灵建设,是造成社会戾气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化解戾气,除了坚持社会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前行外,还要不断加强道德水准和精神文化的提升。“除戾气 、正风气”,就要以和谐向上的正能量,来促人向善、抚慰心灵、调节心理、滋养灵魂,使人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只有摆脱愚昧野蛮的陋习,清除社会戾气,才能共建进步、和谐、文明、温馨的“精神家园”。

    除戾气,必须用法律法规来正本清源。法治社会不能容忍暴戾之气,社会必须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守法守德应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今天国泰民安的日子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决不允许少数人任意破坏当今社会的文明进步,“除戾气、正风气”正是这样的需求与恪守。尤其是国家公职人员与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做好榜样,消除戾气,打掉“官气”,弘扬正气,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同时要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不仅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社会机制保障的支撑,需要遵守整个社会的“尺度”。由此可见,消除和化解戾气的根本之法,即在于完善和重塑制度,切实改善制度环境,只有制度的刚性存在和普遍秉持,改革才会有力,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