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李劭强:丑闻需廓清,价值观更要端正
//www.workercn.cn2014-07-14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社会有的,大学几乎都有了,这是现实对大学的深层伤害。大学必须重视这种渗透,以自觉的姿态抵抗权力思维的泛滥、抵御潜规则的盛行,如此大学才能有大学的样子

  7月12日,厦门大学就厦大博导被指诱奸多名女生发表声明,表示已中止吴春明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招生和指导研究生。10日,一篇称厦大教师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在网上疯转。厦大人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专业博导吴春明被指长期猥亵诱奸多名女学生,甚至有女学生因此割腕。而其所在的历史系迅速作出回应要求校方给说法,被网友称为“院系倒逼校方给说法”(7月12日人民网)。

  这个暑假,厦门大学俨然进入了多事之秋。先是有教授实名指责校长“就餐特权”;接着便是教授诱奸女生的传闻。尽管事情还需要继续调查,厦门大学也已及时表明了态度;但一个现实问题还需要迫切思考,那就是权力思维和潜规则对大学价值观的颠覆和入侵。相较于个案来说,这种思想领域的现象和趋势更值得警惕。因为,有时极端的个案不过是某种现象的集中反映,而现象的影响才是普遍的、根本的、长远的,尤其是思想领域的现象。

  何谓大学?大学是授业育人的地方。授业是为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社会竞争中可以立足;育人则是为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有完整的价值体系,以便在是非面前保持清醒。既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保证教师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保证大学有大学的精神和品格。尽管每个人理解的大学精神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学应对权力保持距离。只有让大学在现实的格局和空间中自由呼吸,那些所谓的大学精神才能有真实的生存土壤。

  如果一所大学也保持官本位的传统,也信奉潜规则的价值,那么一所大学根本难以成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因为在官本位的传统下,大学精神中的质疑与批判难以生根落地。更要命的是,当潜规则在高校盛行时,不仅原有的价值观会被颠覆、破坏,人们还会生成新的异化的价值观,觉得规则都是骗人的,潜规则才是王道。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层的,经过此种教育,人们原本对规则的敬畏、对道德的珍惜,都将受到直接而深远地冲击。如果是这样,大学到底是在育人,还是在毁人?

  于是,权力思维开始在大学盛行:领导们以特权为荣,处处要高人一等,事事要捷足先登,甚至可能利用特权寻租,通过特权实现个人的利益;教师们也开始相信权力的作用,相信潜规则的价值,时刻围绕着权力打转,眼中只有权力、利益,根本没有学生、师德,结果难免作出种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不堪之事。而在此风气的耳濡目染之下,学生会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吗?即便一些学生有坚守的意识,他们在如此环境中也难免困惑、怀疑,甚至是异化、认同。所以,出现招生舞弊、基建腐败、校长特权、博导丑闻,也就稀松平常。即便此次传闻只是一个传闻,传闻背后的环境腐化却是真实的。

  虽然在人们想象中,大学应该还是象牙塔,还是自觉地与权力保持距离;但实际情形是,社会给大学带来的冲击超出想象,大学已经无法保持过去的姿态,符合人们的认知。但即使是这样,那些底线还是应该在大学得到坚守,那些美好还是应该在大学得到守望。这是大学的价值和作用——大学不能培养没有思考的无脑之人,大学应该将正确的价值观传播开来。可遗憾的是,有时太多负面的东西在大学不断传递,人们无奈地发现,社会有的,大学几乎都有了,这是现实对大学的深层伤害。大学必须重视这种渗透,以自觉的姿态抵抗权力思维的泛滥、抵御潜规则的盛行,如此大学才能有大学的样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