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花钱蹭红地毯是“金色大厅”式的肤浅
堂吉伟德
//www.workercn.cn2016-05-17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在法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年戛纳电影节都会在国内引起极大的话题性,今年则更甚。在没有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情况下,还有多达20人以上中国艺人走上戛纳红毯,其中除了贾樟柯夫妇、巩俐、李冰冰、刘亦菲等知名艺人,还有N线外的网红也来蹭红毯。而网爆“第69届戛纳电影节红毯价格”的详单更是引起了“花钱上红毯”的质疑。(5月16日《重庆晚报》)

  自费秀场,一个带有歧视性的标签,却成为很多中国艺人及其幕后推手的特质。犹记得,“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音乐厅,在中国被神话成了音乐界的最高殿堂,于是很多国内艺术团体拿着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甚至自筹资金到金色大厅镀金,从而也就造成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是在被邀请的情况下进行演出的“奇迹”。这就跟文凭崇拜之下的造假一样,当金色大厅成为中国人的自费秀场之后,那么也就意味着很难听到真正的“好声音”。

  如今类似的一幕再现,尽管入围主竞赛单位的国内影片“为零”,然而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依然有高达20余人的国内艺人走上红毯,如此强烈的反差,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宾主的反置,也造成了强烈的对照和绝妙的讽刺。高调的走秀,不过是为了掩衬内涵的浅白与情绪的焦虑。当影片的炒作,只剩下自我镀金的模式,当明星的出名,也仅剩下走秀来维持,其实也就意味着,功利与浮躁的商业营销之路,让国内的影视变得越来越肤浅和空洞,缺乏内涵和底蕴作为基础,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最大优势,更没有后来居上的基础支撑。

  国内影视量大质差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最真实的现实。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电影质量提高滞后于数量提高,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强化;国产电影的科技含量与人才储备较为欠缺;产业布局不均衡,市场档期和秩序有待继续提高;电影技术标准及监管体系仍不完备等。既无力面对好莱坞大片等国外优质影片的冲击,更无法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整体质量的不高,在重大国际电影节上难觅踪迹足以说明。自身实力不济,天天喊“狼来了”也无能为力。

  电影是一种速成的事业,不过若没有沉厚的底蕴,就很难做到厚积薄发。这就要求,国内影视人必须抛弃功利的思维,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做起,从最细节的地方开始改进,以出于对市场的尊重,对消费者的敬畏,平心静气、沉下心来当成事业来做,才能取长补短做出精品,并由此打造中国电影的“国际口碑”。否则,只有模仿与速成,没有创新与沉淀,只有花钱蹭红地毯之虚,没有埋头创新之实,那么中国电影就没有市场,从事电影的艺人也难有真正的名气。自然,存于别人脑中的傲慢与偏见,也就难有改善之日。

  好莱坞的影帝,与金鸡奖的最佳,影响力差异巨大。一个是真正的国际化,一个是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花钱走的红地毯再热闹,也注定无法成为电影节上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获奖的影片和创作者、演出者,他们的名字将会永远定格为节日的记载,成为大写的历史记录,并接受市场推崇和消费者的膜拜。反之,自费秀场只是速朽的自淫,除了自我情绪高涨,难以撩拨别人的情趣。自然,自以为是的“主角”们表演得越卖力,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而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