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中国智库需经历大浪淘沙的历练
路中林
//www.workercn.cn2017-02-08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关于国内智库是否过热的讨论由来已久。近日又有学者撰文指出:国内高校出现“智库热”是大学重心的错位。那么,国内是否真的存在“智库热”?如果有,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智库主要指就有关国内、国际问题进行决策导向的研究、分析和建议的机构或组织。智库具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根据承办智库的主体划分,我国智库大略可分为政府智库、企业智库和高校智库三类。一般人之所以抱怨智库过热,是因为国内智库数量在短期内突然大幅增多,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后,各省份都涌现出大量智库,甚至不少过去的咨询机构借此改头换面。截至2016年12月12日,“中国智库索引”已收录来源智库达489家,其中高校智库255家,党政部门智库68家,社科院智库46家,党校行政学院智库44家,社会智库36家,媒体智库11家。另据统计,高校智库出版的15万部著作、158万余篇论文等最后转换为公共政策建议的仅6万余份,总量极为庞大的智库,提供的实质性建议却极少。与其说人们在抱怨其数量过巨,不如说是在批评其产能低下。由于国内智库大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运营,数量与质量如此不成比例也就意味着国家资源被严重浪费,人们质疑智库热,说到底还是因为其不计后果烧掉的钱太多了。

  国内掀起智库热有其必然性,一方面源于国家的需要,无论是国内事务还是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政府都需要有专家团队为其提供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国内部分企业和高校,经过较长时期的酝酿已具备建立智库的条件。它们或者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和环境,或者具备大批优秀人才。然而要将巨大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的服务能力,显然还需要一段过渡时期。结合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一个成熟的智库一般需要40年左右的成长期,以这个时间为标准,国内大大小小的智库无疑都太过年轻。过渡并不意味着继续放任各地智库机械式增长,而必须引入必要的竞争、淘汰机制,让智库经历大浪淘沙的历练,让优秀的智库慢慢走向成熟,让准备不足的智库理性地退出市场。

  之所以让市场来扮演遴选者的角色,是因为过去成立一个智库着实太过简单。以高校智库为例,诸多院校争相上马,大多是为了赚取政策红利。智库的作用在于提供对现实有所助益的决策建议,一些学科本与政府决策风马牛不相及,依然盲目跟风,最终自然只能提供一些不痛不痒、不接地气的“建言”。饶是如此,这些行为却为部分高校所默许甚至纵容,这直接导致了绝大部分决策不能为政府采纳。如果我们颠倒这一次序,在智库提供一系列建议后,再根据其建议质量和工作稳定性决定是否予以一定力度的财政支持,那么或许便能刹一刹轻率、盲动的风气。让智库经历大浪淘沙的历练,说白了,是希望智库能够真正以实力说话,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亮点和专长,不单纯为获取更多赞助而大小通吃,最终因不堪重负而效能低下。

  国家的发展急需优秀的智库提供优质的决策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有足够的耐心,让鱼龙混杂的智库市场逐渐优化、整合,沉淀下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能提供政策方案、具备教育功能的中国智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