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中国科技发展也得“论持久战”
袁岚峰
//www.workercn.cn2016-08-16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舆论场上出现了有趣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许多人的头脑被固定在了弱者模式上,听到任何正面的消息都不信,听到任何负面的消息都轻信。甚至一提到中国科技界就认为一团漆黑,全是骗子。

  自然出版集团通过统计在68家一流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推出一个客观指标“自然指数”,衡量各个国家或研究机构的高质量科学产出。中国的自然指数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位。在自然指数增加最快的10家科研机构中,有9家来自中国。这些显然是好消息,有人却认为,“古有鸦片,今有自然指数”。“近年英国麦克米兰公司为中国量体裁衣推销‘自然指数’,中国为之站台,是否也与当年鸦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想请教质疑者:难道因为自然指数显示中国排位靠前并增长迅速,就要如此贬低吗?我考察了另外几种科研统计指标,如研究前沿和高引用研究者,基本图像都是如此,是不是要把它们都比作杜冷丁和可卡因呢?

  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中国科技水平已经世界领先。这可能是由于听到中国的重大科技进步隔三差五地报,使得对前一种极端的逆反心理有了依托,一下子变成自大。

  这种思潮更进一步,就是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很先进,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西方一直很落后。近年来这种论调似乎高涨起来,这可能是国际地位上升时自然的矫枉过正现象。但这种历史观在学理上是错误的,大大误解了科学史,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会把我国带到盲目自大、故步自封的道路上去。

  新闻中的科技进步应如何理解?最近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研究团队研发成功半导体量子芯片。其实他们的砷化镓量子芯片只包含三个量子比特,实现了门控制。虽然离实用还很远,但这确是一个重大的进展。2015年,澳大利亚研制出包含两个量子比特的硅基芯片,入选了年度十大物理学突破。而加拿大D-Wave公司搭建了包含超过500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在量子计算机实用化进程上走在前列,虽然有种种局限(不是通用计算机,是否有加速效果学术界还在争议)。

  由此可见,评价科技成果是非常专业的活动。媒体是面向大众的,许多表述只是比喻,如果全都按照字面去理解,甚至再加上一些“脑补”,就容易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

  中国科技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离美国还有显著的差距,但跟英法德日已经处于同一档次,而且进步迅速。我们有信心赶超,同时也要认清这是个很长的过程,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中国的学术水平可望提升到世界顶级,而这就是巨大的成功。

  正如抗日战争时期,亡国论和速胜论只能喧嚣一时,持久战才是正道。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客观理性,全面平衡,是我们最需要的态度。(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