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天价学区房,是给两会的一份问卷
魏英杰
//www.workercn.cn2016-03-04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两会期间,教育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3月3日下午,教育部长袁贵仁经过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时回答了记者提问。据《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袁贵仁称多校划片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举措之一,教育部建议全国推广,他建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针对近期北京出现的天价学区房,袁贵仁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应。

  报道指的这套天价学区房,实际单价约46.49万元每平方米,面积仅11.4平方米,总价530万元。天价学区房不仅北京有,全国各地都有。上公办学校的成本如此之高,代价如此之大,这既反映了家长的无奈,也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讽刺。像北京这套天价学区房,根本不能住人,只不过用来放户口。真的要在辖区内上学,还须另外租房子住。“孟母三迁”,最后一次是搬到学校附近住。而这年头,以孟母的经济实力,肯定买不起也租不起这样的房子。

  天价学区房背后是择校热现象,而择校热则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后果。教育部为此也挠破了头,教育部建议在全国推广多校划片,就是为了破解这些问题。多校划片有两个特征:一是将热点学校分散至各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二是采取“一对多”原则随机派位,以不确定性化解择校热。这样做确实有一定针对性,但也只是改变了游戏规则,而没有根本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只要还有好学校、差学校之分,就难以遏制家长的择校冲动。

  所谓教育资源不均衡,说到底就是人财物安排上的不合理。照理说,对公办学校原本应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现实情况是,许多热点学校除了具有先天优势(如长久以来形成的名校效应),还享受着各种政策和实际好处。这一点,只要看看不同学校教育经费拨付情况,也就一目了然。名校靠什么堆出来?除了靠优秀师资,还是靠钱砸出来的。破解公办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教育资源分配上的“马太效应”。

  对此,一方面是教育经费应根据学校规模、学生数量作出合理安排;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要能实现辖区内合理流动。特别是后者,应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制度措施。如果每所公办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差别不大,都有名师“来来往往”,家长对好学校和差学校的传统认知,也就能够消除于无形了。此外还应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机构,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如优质的民办学校数量充足的话花几百万元买学区房的家长,完全可以把孩子送进高端的民办学校。

  两会的召开,为讨论教育体系得失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面对天价学区房这种明显违背理性的现象,代表委员能否群策群力,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不仅体现了两会的宗旨,也体现了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