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导师越坏学生越趋之若鹜?
邱晨辉
//www.workercn.cn2016-02-2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尽管已经过去将近10年,但如果不是媒体同行爆出研究生同门抄袭事件,人们很难想象,原来学术界竟有如此滑稽的学术抄袭——东北师范大学2005届和2006届有两名硕士研究生,不仅是同一专业,还对应着同一位导师,师弟抄袭了师兄的论文,内容高度相似,却最终得以发表。本周,东北师大作出回应,称学校早在2007年就对此事作出处理,学生取消学位、导师停止招生两年。即便如此,整个事件仍有不少细节值得我们反复琢磨。

  比如,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即师弟是如何在选定题目到开题到中期检查,直至答辩等环节过关斩将,得以让论文最终发表的。有人把问题归咎于导师的缺位,称如果导师愿意把把关,恐怕学生很难蒙混过关。这种情况并非孤例,不过,一次采访经历让我发现,导师“指挥”造假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

  几年前,一名学生在省级科技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进而被保送上研究生。之后他无意间发现,他当年获奖作品的题目,和另一份校级作品的题目相差无几,更令他惊讶的是,这篇题目的作者竟是自己的师弟,而指导老师也是当年指导过自己的同一人。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翻新作品,导师为让学生获奖,学生为做一个能够获奖的大项目,颇有默契地走上了这条捷径。

  想让这样的作品蒙混过关,并不难:教务处今年邀请A、B、C三位老师,明年邀请D、E、F三位老师,一来,他们不知道去年做了什么,二来,他们也很难全面地了解某一个项目在其他部门是否申请。一旦信息不通,那些“翻新”的、“攒”的项目就成了漏网之鱼。

  某些导师掌握这样的门道之后,便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靠着一个不错的项目,能申请多项经费,也能申报多个奖项。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坏”导师,学生们似乎也趋之若鹜,因为,跟着这样的导师,项目是一定能做的,而且能拿大奖。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导师愿意走这样的捷径,学生又愿意跟着这样的所谓坏导师干,究竟是什么让原本是良心群体的教师,成了只问项目数量、奖项数量的学术工具?又究竟是什么,让原本可以在科学殿堂里翱翔的象牙塔新人,沦为不问星空只问导师“能力”大小的利益追逐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