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校讯通”何以“改头换面赖着不走”
钱夙伟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金陵晚报
分享到:更多

  重庆媒体昨日报道,去年,教委叫停校讯通,但校讯通改头换面,变成APP重返校园。在该市两会上,政协委员提交《校讯通改头换面赖着不走,亟须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提案。

  据介绍,个别学校和班级使用新的校讯通每月仍要扣除10元的短信费,在超过3个月的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中,资费照样扣,而APP中某些新增的栏目或功能板块还要额外收费。此外,家长还被告知,使用新校讯通必须要使用某通讯公司的手机号。

  “校讯通”指定的运营商能够如此“独家经营”,与校方有怎样的利益纠葛令人生疑。而且,这显然已经是一种强制消费。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选择各种消费服务的权利和义务,指定手机卡显然侵害了学生的权益。

  “校讯通”已经被明令取缔,根据相关规定,学校不得利用“校讯通”与电信业务强制捆绑,不得与电信企业签订任何形式的排他性协议,已经绑定的要尽快联系相关单位全面开放,另外提供未与电信业务绑定的方式让学生选择。“校讯通改头换面,变成APP  重返校园”显然是明知故犯。

  教师虽然要拿工资要吃饭,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外界利来利往,校园也要保持一方超尘脱俗的净土,尽力与那些与学生争利、搞些外快划清界限。现在,教师做不到清高也罢了,居然公然违反相关规定,在利字上始终放不下,增加学生家长负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无疑是自毁形象。

  不必讳言,社会变革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以及师德教育和管理约束的不力,已使教师这个有着特别的职业道德要求的职业,不同程度地为铜臭所熏染。商家逐利是天性,他们赖着不走,倘若学校和老师不附和,又岂能得逞?在教育部门已经明确取消校讯通的规定之下,某些学校和老师还要顶风而为,不敲警钟,不给予问责,在寒了学生和家长心的同时,对教育自身的公心和公益精神也是重大伤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