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杨 京:提高教师待遇不应止于900元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 武汉晚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讲台40年,每月工资却只有150元的故事。在舆论的持续关注下,宋老师已经拿到涨薪后的工资共计10800元,月均900元。她激动地表示:“生病的儿子买药有钱了,今年过年走亲戚也不愁了。”

  从过去的“因为待遇差拍领导桌子”,现在一下就拿到了1万多元,宋老师的境况确实是改善了不少。按照报道中的计算方法,这笔钱里包括宋老师一年的工资共2200元,还有当地县政府转移支付的8600元。虽然连称“40年来头回这么高兴”,但每月900元的收入,算高吗?

  无论称谓是“代课教师”还是“民办教师”,因为身份原因,其收入应是不如正式编制的教师同行。用人和薪酬体系的形成各有原因,“代课教师”本身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暂且不说“同工同酬”,也不谈“民转公”的难度多大。仅仅从数字上看,900元的月收入,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依然有差距。

  宋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相信也是懂得知足感恩的人。但如果孩子一直“不会哭”,是不是就“没奶吃”了?在宋老师之外,有这相同境遇的教育工作者不在少数。无论如何强调他们的“情怀”和“境界”,这都不应该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特别是农村教育问题的依靠,更不能因此而阻碍待遇的提高。

  对于广大乡镇地区而言,教育资源薄弱,留守儿童又比较集中,本就是发展教育的难点所在。即使编制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也有各种客观限制,何妨先把待遇提高一点?让教师们少为生计所累,工作自然会更投入,效果才会更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段段穷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的佳话,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宋老师”共同创造的。希望随着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增加,宋老师们的由衷喜悦,再不用“40年等一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